來源:齊魯網
2017-07-12 09:02:07
齊魯網濱州7月12日訊(記者 陳帥)面對全球產業競爭的新格局,以及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了加快培育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尤其是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新思路,并希望山東在動能轉換中繼續打頭陣。濱農科技自創建以來,致力于全球植保事業,為促進糧食豐收和社會進步而不懈努力。自身的戰略定位為三個加:制造+服務,國內+國外,原藥+制劑,并將堅定不移地長期堅持。自2013年以來,“濱農”牌系列產品銷售收入和出口創匯等經濟指標均為同行業前三位。2016年完成銷售業績22.8億元,上繳稅金3000萬元。
近幾年,濱農科技在多年追求內涵式發展的基礎上,優化完善了“綠色濱農、科技濱農、國際濱農、服務濱農”的發展理念體系,并聚焦資源,對內優化產品體系,對外強化技術服務能力,積極開發并推廣應用高效、安全、環保的新品種。依托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手性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農藥清潔生產與綜合利用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優勢,一方面外聘技術專家,展開企校合作,同時在企業內部引進培育了從合成研發→制劑復配→生測實驗→產品登記→技術服務100多人的技術研發團隊,足跡遍布全球,捕捉客戶需求,建立產品藥效和病蟲草害防治的精準數據庫,為種植者探索創新技術,提供最佳的整體解決方案。
建立產品創新體系 持續創新引領市場
做好產品規劃。近些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糧食作物種植結構變化明顯。通過對作物種植結構改變,雜草種類及生產規律及氣候差異,結合公司的原藥品種,制定了先進的產品方案。
做好產品研發。根據既定產品方案中制劑劑型,選擇合適的助劑,通過和阿克蘇、亨斯邁等大型跨國公司的合作,選擇技術含量高的助劑,并通過分析對比,選擇最佳助劑。通過大量的實驗驗證,尤其是要通過破壞性試驗,高溫、低溫等不同條件驗證產品質量穩定性。通過分析數據對比,每種產品最終選擇三個配方。
做好產品生測。做智能生態大棚試驗,對比產品的安全性;做本地大田實驗,對比產品效果;做對多地點大田實驗,對比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效果。通過以上對比,定住最佳配方。
做好產品登記。成立了針對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登記團隊,已登記產品141種,正在登記產品127種,成為行業內登記資源優勢突出的企業,對公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支撐作用。
用實際行動踐行農藥減量控害
自2013年以來,濱農科技公司整合社會及高校的專家團隊技術資源、企業自身的產品及設備資源,依托在沾化冬棗種植區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創建了“技術+產品+藥械”三位一體的植保服務模式,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效果。棗農的冬棗品質和收益大幅提高,農藥減量30%以上,與濱農合作的棗農,農藥使用量減少30%,棗農用藥成本節省40%。專業打藥隊每畝用水由傳統人工施藥的150斤降到了100斤,用藥次數由普通棗農施藥的17次降到了13次,達到了農藥使用減量的目的,用實際行動響應了農業部的農藥使用減量的戰略目標。
2015年4月、7月和9月,國家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的領導及有關部門到濱農科技考查指導濱農冬棗技術服務體系。活動期間參觀了濱農冬棗種植規范使用農藥試驗示范基地,并與山東省和濱州市的有關部門,就特色經濟作物的種植模式、農藥產品登記,以及如何規范、科學、合理使用農藥進行了探索。各級政府管理部門對濱農近年來以冬棗為先導建立的技術服務體系表示了肯定和支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