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07-11 15:19:07
齊魯網濱州7月11日訊(記者 陳帥)民以食為天,糧食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一家小麥加工企業,濱州中裕多年來一直緊緊捋著“小麥”這條線,以“服務糧農、滿足消費”為兩大著眼點,不斷上溯下延產業鏈條,逐步完善全鏈條產業化體系、科技研發推廣體系、小麥種植科學管理體系、社會化服務體系,全力構筑小麥產業經濟利益共同體。7月11日上午,濱州“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壯大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媒體行活動走進濱州中裕食品公司,了解中裕食品如何從田間到餐桌,打造貫穿一二三產業的小麥加工全產業鏈。
在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中裕模式”中,以小麥加工業為基礎,堅持二產“抓深”,對小麥進行深度開發、綜合利用,最大限度提升資源利用率,提升產品豐富度和優質化。公司瞄準高端產品,以面粉為基礎原料,根據人們的消費需求,不斷提升精深加工水平,開發了200多種面食制品。公司高度重視優質小麥品種的選育工作,大力實施“種子工程”,同時按照“企業+合作社+基地+訂單農戶”農業產業化合作模式,通過流轉土地,建立了6.5萬畝育種基地和200萬畝優質小麥種植基地,建立農業合作社,并采取統一供種、統一播種、統一施肥、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收購的“五統一”管理模式,使小麥種植快速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邁進。
濱州中裕食品公司直接進軍餐飲業、商超業,創立了法蘭卡1876、面食家、中裕食品快餐、麥便利社區超市四大服務業品牌,在山東省濱州市市區范圍內共計建設各類店面150余家,形成了中裕自己的社區服務模式。目前,經過4年多的探索和完善,這一模式開始走出濱州,向全國推廣。再次,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和電子商務,成立物流公司,建設自主電商平臺,完善電商營銷渠道,形成了原料統一采購、產品統一加工、面向連鎖店統一配送、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格局。目前“中?!毕盗挟a品已入駐包括天貓、淘寶、京東、蘇寧、亞馬遜等22個各類電商平臺,中裕“中吃網”也即將上線運營。
眾所周知,在從生產到消費的產業鏈上,越靠近消費端,利潤率越高。為什么種植小麥賺錢比較難?因為離利潤最大化的那個點比較遠。逆產業鏈向上看,中裕的餐飲、商超等服務業直接面對消費者,在獲取較高利潤率的同時,切實感受消費者消費需求與習慣的變化,從而為加工業提供產品研發和調整的方向指引,與此相應,加工環節產生的原料需求變化,則直接反饋到育種、種植基地中,使種植環節及時跟上市場變化的步伐。此外,服務業、加工業環節獲取的利潤通過“免費供種、免費播種、免費收割、加價百分之十收購”的惠農政策,快速反哺到種植環節中,促進農民創收。
零污染、零排放、無害化是現代農業最鮮明的特征。隨著濱州中裕食品公司規模的不斷壯大和產量的持續增長,一些傳統意義上的“廢料”不斷增加。為解決所謂的“廢料”問題,濱州中裕食品公司通過不斷創新,再造小麥加工工藝流程,將種植、加工、養殖有機融合在一起,直到真正形成上下游嚴密承接的閉合式循環。在這條閉合式循環的產業鏈上,生態養殖與沼氣能源利用是不可或缺的兩個關鍵性環節。這兩個環節向上承接種植環節的秸稈,加工環節的麩皮、酒糟,向下連續肉食加工、熱能電能供給、有機肥料還田,完成“從田間來到田間去”的循環流程。
“十三五”規劃已將農業現代化明確為農業發展的中長期目標,2017年中央“一號文”也提出“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以智慧農業、綠色農業為代表的農業新模式已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大方向。走科技興農道路,既是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開拓農業發展空間的大勢所趨,也是中裕實施集約經營提升競爭力的自身需求。
多年來,濱州中裕食品公司堅定不移地走“科技驅動”之路,依托企業人才戰略、“產學研”融合創新,形成了七大“科技驅動”體系:科技創新管理體系、種子研發體系、農技推廣體系、智能化升級體系、信息化應用體系、廢棄物綜合利用體系、產品升級研發體系。七大體系有機聯動,使中裕在提質增效的道路上快速前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