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07-08 22:21:07
齊魯網濱州7月8日訊(記者 宋京偉 王春雷 王德成 濱州臺 劉鵬 朱)
濱州市濱城區在棚戶區改造的過程中,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讓群眾廣泛參與,陽光拆遷贏得群眾廣泛贊譽。
梁才街道的東小李村是今年要改造的城郊村之一。為了讓村里100多戶居民早點動遷,區房管局和街道辦成立了10個駐村小組,挨家挨戶核實前期測量補償面積,動員大伙兒簽訂協議。
濱州市濱城區梁才街道東小李居委會李同煥稱:“我的房屋按1:0.6算的,沒按一個平方換一個平方算。”
李同煥的房子,是前幾年新蓋的,沒有土地使用證。
濱城區房管局房屋征收與補償管理辦公室主任高勇波介紹:“不是正常宅基地,全部給你打成院房不合適,所以這個房子就給你按得0.6,264平米之內的全部給你按0.6算的,這個沒錯。”
對于李同煥這樣沒有土地證的住房,濱城區全部按照1:0.6的標準補償,并給村民三年的躲遷安置費。
濱州市濱城區房管局局長楊成表示:“各個戶、各個村、各個辦事處,情況都不一樣。我們既要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又要考慮群眾的現實情況,換位思考,傾聽群眾的呼聲,滿足群眾的需求。”
一把尺子量到底,這把尺子還要經得住拆遷戶的檢驗。濱城區把拆遷片區劃分為多個網格,由居民推選自改委員會,負責與相關部門溝通。村民們最關心兩件事,一個是房屋質量問題,第二個是房產證。
濱城區房管局房屋征收與補償管理辦公室主任高勇波表示:“由房管局協調辦理不動產登記證書。因為建設的主體是我們區政府建設,大家不要擔心和懷疑質量問題。”
五里居委會的改造方案公示后,大家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是安置區沒有相關道路的規劃。街道辦和房管局的工作人員立刻趕到區規劃局,協調道路規劃調整。
因為動遷工作做得細致,安置小區配套標準又高,列入今年改造范圍的城中和城郊村,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就全部完成了搬遷。
濱州市濱城區區委書記 張寶亮表示:“政府和群眾之間一種換位思考,心貼心的一種交流和溝通,真正在發展當中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民生擺在我們工作的首要位置來考慮,這樣才能真正贏得群眾的支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