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5日訊 12月5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濱州市自然資源規劃局黨組成員、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主任王建波,濱州市自然資源規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丁海廷,濱州市自然自然規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唐全,濱州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中心副主任、耕地保護監督科科長靳春,介紹強化系統保護和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靳春介紹,守牢耕地紅線,不僅是守住數量上的底線,還要守住質量不降低、布局要穩定的底線。近年來,濱州市自然資源規劃局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耕地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22年,“三區三線”劃定全市耕地保有量574.61萬畝,永久基本農田509.61萬畝。扎實做好耕地不合理流出整改,基本遏制住了耕地連年減少的勢頭,全市耕地數量連續兩年實現凈增加,耕地保護任重道遠。
下一步,濱州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將牢記“耕地保護,國之大者”。全面落實耕地保護黨政同責。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10月30日,省與市簽訂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書,下一步市與縣也要簽訂責任書,層層壓實黨委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帶位置分解下達耕地保護任務,實行嚴格考核、一票否決、黨政同責、終身追責。
嚴格耕地占補平衡。根據改革后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將各類對耕地的占用統一納入占補平衡管理,堅持“以補定占”、“量質并重”,實現耕地占補數量平衡、質量平衡、產能平衡。多措并舉保耕地,加強“技防”“人防”。“技防”方面,用好空天地一體化監測監管平臺、衛星節點平臺、高點視頻監控,構建全覆蓋的網格化監管體系;“人防”方面,深化田長制“1+N”工作體制改革,持續加大田長巡田力度,繼續落實政策激勵,每年評選20個耕地保護成績顯著的鄉鎮,每個鄉鎮給予50萬元獎勵,充分調動基層保護耕地的積極性。
加大執法力度。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對破壞耕地行為“零容忍”,采取果斷措施,加大查處整改力度,消除違法狀態。
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多種形式,宣傳耕地保護政策,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共建耕地保護的“防火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