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濱州
2019-01-15 08:56:01
近日,中央和省、市相繼召開了經濟工作會議,為2019年經濟發展舉旗定向。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圍繞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轉型發展,提出了“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八字方針,為做好今年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實體經濟是濱州經濟的柱石。實體經濟強,則全市經濟強;實體經濟優,則全市經濟優;實體經濟發展快,則全市經濟發展快。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認真學習、深入理解八字方針的深刻內涵,把八字方針的要求與本縣區、本部門的實際相結合,明確目標任務,強化對策措施,壓實工作責任,全力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鞏固上再加力,繼續做好去降補的文章
所謂鞏固,就是鞏固近年來“三去一降一補”成果,加大破、立、降的力度。2017年以來,我市嚴格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加大去產能力度,關停鋼鐵產能183萬噸,400KA以上電解槽全部關停;關停散亂污企業1914家,拆除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3205臺,停運煤電機組555萬千瓦。2018年雖然全市經濟增幅下降,但發展質量卻穩步提升。魏橋集團在壓減1/3產能情況下,利潤增長5%,上交稅金首次突破100億元。全市GDP增長1%左右,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3%,稅收占比達到76.6%。國企改革加快推進,制定出臺了政策文件,對市屬國有企業實施“三個一批”改革。2019年,要在鞏固去年成果基礎上,進一步做好去降補的文章。要進一步加大國企改革,積極穩妥推進23戶僵尸企業出清、六大企業集團組建和混改工作;加快企業退城入園步伐,推動煉化企業、糧食加工企業進園入區,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要繼續在降上下功夫,認真落實國家和省里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取消審批環節不合理收費,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要全力推進港口、鐵路、公路、管道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補齊交通短板,著力放大區位優勢。
在增強上再發力,著力提振信心增強活力
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體,企業家是經濟發展的主力。做好今年經濟工作,首先要充分發揮企業的作用,調動企業家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增強微觀主體活力。1月9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企業家大會,對支持企業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彰顯了市委市政府的堅定決心。要以“一次辦好”改革為抓手,不斷提升行政審批標準化和政務服務便民化水平,努力打造“省內領先,國內一流”的營商環境。要建立完善政府與企業對話溝通機制,暢通政府與企業之間的經常性聯系,廣泛聽取企業意見建議,及時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要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各級干部必須守住底線、把好分寸,做到親不逾矩、清不遠疏,真心實意與企業家打交道、交朋友,企業家要潔身自好,做到遵紀守法辦企業,光明正大搞經營。要制定出臺培育中小企業成長發展的具體政策,進一步激活市場活力,促進中小企業茁壯成長。廣大企業家要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搶抓新舊動能轉換和諸多政策利好的機遇,加大投資力度,加快企業發展,積極投身加快高質量發展的熱潮。
在提升上再提速,全力加快動能轉換步伐
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是利用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加快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培育壯大產業集群。去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市實際,制定了全市“5+5”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發展規劃,建立了“六個一”推進機制。2019年是新舊動能轉換的“落實年”。各級各部門要緊緊抓住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機遇,加快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全力提升產業鏈水平。要按照建鏈補鏈延鏈的原則,對高端鋁、綠色化工、紡織家紡、糧食加工、畜牧水產等五大產業鏈條進行重構再造,強化上下游企業關聯和橫向配套協作,推動傳統產業提質增效上水平;要科學編制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醫養健康、現代服務業等五大產業規劃布局,著力打造龍頭企業,完善產業鏈條,推動新興產業上規模。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探索產學研用一體化體制機制,推動產品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要積極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智慧工廠建設,推動“機器換人”,加快生產動能轉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要按照產業發展重點,調整充實招商項目庫,繪制招商地圖,加強招商力量,創新招商理念,加大考核力度,著力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和產業配套項目。要強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引導開發區回歸主業,明確重點產業,推動開發區轉型升級,發揮好經濟發展主陣地、項目建設主戰場作用。
在暢通上再深化,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暢通就是要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形成國內市場和生產主體,經濟增長和就業擴大,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加快形成實體經濟、科技、人才、現代金融相互支撐的一體化資源配置體系。就濱州而言,要按照現代產業體系要求,加大改革,降低門檻,放活市場主體限制,改革公共資源交易限制,讓更多的高水平的市場主體進來。要緊緊抓住濱州港口岸開放這一重大機遇,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大力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構建跨境產業鏈條,形成大進大出的開放型產業格局。要強化金融供給,搭建融資對接平臺載體,支持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提升直接融資比例;要組建、運用好產業投資引導基金,撬動社會資本,支持優質企業脫困、推動優質項目落地。要落實好國家和省支持實體經濟等各項政策措施,整合資金、整合資源、整合力量,推動各項政策落實落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