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18-04-19 14:37:04
抓好新型城鎮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等重點工作
住建系統將為新舊動能轉換拓展空間提供支撐
——訪市住建局局長佘洪烈
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是我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當前,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對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作出了安排部署,市住建局局長佘洪烈表示,按照任務分工,結合工作職能,住建部門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既承擔著通過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拓展新舊動能轉換新空間的職責,又承擔著通過增強城市承載能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動建筑行業轉型升級等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支撐的職責,全市住建系統將立足我市實際和職責分工,抓好各項工作落實。
到2018年底,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9%以上
記者: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引擎,也將為新舊動能轉化拓展新空間。今年圍繞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將實施哪些重點工作?到年底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達到怎樣的目標?
佘洪烈:十九大報告提出“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明確了我國城鎮化未來的發展方向。2018年,我局將繼續充分發揮新型城鎮化牽頭部門作用,扎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激發新舊動能轉換新活力。到2018年底,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9%以上。
在具體工作中,一是啟動實施新型城鎮化建設三年行動,聚焦聚力優化空間、提升服務、改革創新、試點示范等重點任務,充分釋放新型城鎮化蘊藏的內需潛力。二是制定《2018年新型城鎮化工作重點》,明確任務目標、推進措施,推進各項工作;實施《濱州市人口市民化規劃》,編制完成《城中村改造規劃》,著力提升轉移人口融入城鎮能力。三是加大鄒平縣、博興縣和魏橋鎮3個省級新型城鎮化試點建設力度,發揮典型引路、示范帶動作用,為全市新型城鎮化發展提供可推廣、可借鑒的模式。四是抓住省里培育“東濱都市區”的機遇,持續打造四級城鎮化網絡格局,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強化產業就業支撐,增強對農業轉移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載力。
市本級計劃投資9億余元,重點抓好新建道路、雨污分流改造等工程建設
記者:著眼于讓群眾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今年將實施哪些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一步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宜居性?
佘洪烈:2018年,市本級計劃投資9億余元,重點抓好新建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城市防汛、污水處理、供氣供熱、海綿城市、地下管廊等方面的工程建設,改善城市形象的同時更加注重提升城市承載能力,建設生態宜居城市。
其中,新建道路工程中,實施黃河三路(渤海十七路至渤海十七-1路)及黃河三—1路(渤海十七路至渤海十七-1路)道路配套工程,打通“斷頭路”,完善區域路網。
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涉及黃河三路、黃河六路、渤海五路、渤海六路四條道路的老城區段,通過對地下管網和路面的改造,既能實現雨污分流,改善城市環境質量,也將解決路面下沉、龜裂、擁包等問題,使道路交通更加順暢。
防汛工程主要對黃河十二路渤海十五路路口、黃河十二路渤海十六路路口、黃河十五路新立河西路路口進行排水防澇改造,提高排水速度,解決該區域強降雨后積水問題。
污水處理工程包括三項內容,即今年開工建設市城區南部污水處理廠,2019年建成投入運行,將解決市污水處理廠滿負荷運轉等問題,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分年度實施老城區道路和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對老城區黃河大壩至黃河八路、渤海五路至渤海十一路范圍內14條道路和535個小區進行雨污分流改造,2018年計劃改造100個小區,到2020年底前全部改造完成;實施市城區污水主干管網工程,改造建設3條城區主干污水管道7.9公里,完善管網體系,提升污水收集輸送能力。
集中供熱增容工程方面,全市計劃新增集中供熱面積450萬平方米,其中市城區建設17.7公里主管道、42條分支管線、31座二級換熱站,新增供熱面積300萬平方米。供氣設施方面規劃建設2座5000立方米的LNG調峰儲備站,今年建成投入運行1座,并做好另1座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
圍繞海綿城市建設,對中海片區和蒲湖片區實施海綿化改造,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將至少75%降雨實現就地消納和利用,逐步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的目標。
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方面,實施長江一路(新立河西路—渤海十八路)和渤海十六路(黃河一路—長江一路)地下綜合管廊工程,統籌各類市政管線建設和管理,解決反復開挖路面、架空線網密集、管線事故頻發等問題,促進城市集約高效和轉型發展。
在改廁、改暖、改房上持續發力,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記者:在抓好城市建設的同時,今年在鄉村建設方面將實施哪些具體工作,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支撐?
佘洪烈:按照職責分工,今年市住建局將突出重點,在改廁、改暖、改房上持續發力,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在改廁上,在全市已實現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基礎上,把工作重心由“建設”轉移到“管護”上,對已完成廁所改造的農戶全部建立臺賬,加快維修服務、清運服務、處理利用三個體系建設,實現維修服務、糞液抽取全覆蓋,全面健全長效管護機制。
在改暖上,一方面擴大農村清潔取暖覆蓋范圍,全部公共服務場所和新型社區實現清潔取暖;另一方面,重點抓好已改造完成“煤改氣”用戶的氣源保障、安全運行和宣傳教育,各縣區建立完善縣、鄉、村三級安全管理體制,每個村配置1—2名安全聯絡員,并以鄉鎮為單位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培訓。
在改房上,進一步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全面完成2018年度農村危房改造目標任務。同時,按照能固則固、能建則建、能養則養、能租則租、能保則保的原則,因地制宜推廣成本低、工期短、效果好的加固改造方式,逐步建立農村低收入群體安全住房保障機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