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07-14 09:11:07
齊魯網濱州7月14日訊(記者 陳帥)7月13日,濱州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壯大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媒體行走進陽信縣山東金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金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農業秸稈為原料進行能源化綜合利用的省級高科技企業,目前年處理農業秸稈20萬噸,通過不同產業相互跨界,有機融合的新產業模式,形成了從農業生產綜合服務到工業綜合利用,再到能源階梯利用,最后服務農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質量,殘料生產有機肥回歸土地環環相扣的“綠色”循環鏈條,創新性地提出了“農作物收貯、秸稈綜合利用、熱電聯產”三產融合發展的全產業鏈發展新模式。
農作物收貯體系新模式
山東金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提供秸稈收集設備,扶持從事農業秸稈收集的經紀人,組建覆蓋鄉鎮、村莊的服務組織和設施,建設玉米脫粒、玉米烘干、秸稈收集基地,提供農作物收割、秸稈收購、玉米脫粒烘干等一條龍服務,不但節省了農戶時間和成本,通過秸稈收購又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保障了企業的原料來源,更將極大地減少農村秸稈焚燒現象,保護生態環境。
秸稈綜合利用新模式
對收集的農業秸稈進行篩選分類,優質農業秸稈投入到木糖車間生產木糖,篩選后比較碎的農業秸稈投入到糠醛車間生產糠醛,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將糠醛生產中的余熱用到木糖生產上,通過利用糠醛生產過程中的冷凝余熱,用到木糖水解工藝,可節約水解升溫所用蒸汽和循環冷卻用水,節省了用汽量和生產耗水,做到了能源的階梯利用。該項技術在國內屬于首創,每噸木糖耗汽降低10噸,每噸糠醛耗水降低6立方,年節約用水10萬立方,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
資源循環利用新模式
將秸稈提取產品后的廢渣投入到生物質電廠,農村青儲秸稈養殖牛羊產生的糞便加工利用,利用電廠余熱把廢渣加工成型后作為鍋爐燃料,鍋爐產生的高溫高壓蒸汽通過汽輪發電機組發電供應國家電網,發電后的低溫蒸汽用于糠醛和木糖生產,年發電量8000萬千瓦時,年供應蒸汽50萬噸,年節約標準煤12萬余噸,減少SO2排放量1500噸。生產余熱用于發展冬季溫室大棚、對附近村鎮居民實行清潔供暖,取代戶用散煤,節能減排效果非常明顯。同時通過發展村級二級供熱組織,又可增加村集體收入。
廢水、殘渣處理利用新模式
利用國際先進的厭氧處理技術,首先把生產廢水中的cod轉化成沼氣,沼氣再轉化成電和熱能。然后達標后的中水再經過膜處理和余熱蒸發器處理后作為生物質電廠補充用水,做到了節水節電節資源。燃燒后的灰渣含有大量的鉀、鎂、磷和鈣等元素,生產優質綠色有機肥料,不但節約了大量能源,而且還有效地保護了環境。殘渣生產生物肥料,最終實現秸稈還田。
山東金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009年初就已引入CDM機制,與瑞士能源公司結成戰略伙伴關系,簽訂了CO2排放購銷合同?,F經國家發改委備案、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Brief in CDM),理事會審核認定每年產生1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指標,可以用于平臺交易,為企業增收開辟了新的途徑。公司新上50萬噸秸稈綜合利用項目正在加快推進,項目建成后將形成一個原料綜合化、廢渣資源化、用電自給化和生產無污染化的全產業鏈發展體系,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新舊動能轉換的示范典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