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7日訊 8月7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大干2023奮勇爭先向前·亮進度——發展品質越來越高”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政協機關專場。邀請濱州市政協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王惠強,濱州市政協經濟委副主任李劍剛,濱州市政協辦公室副主任由晶,介紹今年以來,濱州市政協機關提升發展品質,推動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由晶介紹,今年以來,濱州市政協堅持融入履職抓黨建、抓好黨建促履職,將“全過程抓黨建、抓黨建全過程”與組織鏈、學習鏈、履職鏈融合,通過夯實組織鏈,健全學習鏈,創新履職鏈,更好地發揮了政協黨組織的整體功能。
“過程黨建”融入組織鏈,筑牢政治引領“壓艙石”。市政協黨組按照“黨建引領、全員覆蓋、全面帶動”的黨組織架構和黨建模式系統謀劃政協黨建工作。全領域組織覆蓋,建立健全了“履職黨支部-界別活動黨小組-黨組成員-黨員委員-黨外委員-界別群眾”6個層面的組織鏈條,在十二屆市政協黨員委員中成立16個履職臨時黨支部,并依托臨時黨支部,實行黨組成員聯系黨員委員、黨員委員聯絡黨外委員“雙聯”制度,實現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的全覆蓋、促進黨的工作對政協委員的全覆蓋。全鏈條過程管控,實行黨支部內部控制“5343”規范體系,即支部清單五明確、推進落實三同步、工作監督四保障、建設質效三促進,保障支部運轉規范高效,實現“黨員管理有組織、支部建設有制度、黨建引領有作為”;嚴格執行政協全體會議期間以及在市政協有關重要視察考察調研、集中學習培訓等活動中設立臨時黨支部制度規定,讓時時抓黨建、事事強黨建、處處硬黨建的理念落地生根。全方位協同推進,市政協黨組成員加強和黨員委員的聯系,開展“三談三聽”談心交流,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強化責任擔當;優化調整機關各黨支部組織架構,構建起“政協黨組+機關黨組+機關黨支部+專委會黨小組”的組織架構體系,做到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哪里有黨的組織哪里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今年安排重點協商議題22項,各履職臨時黨支部、專委會黨小組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積極搭建“黨建+履職”平臺和載體,通過把支部活動開到履職一線、把支部陣地建在協商一線等,做到黨委政府有部署、政協組織有落實、政協委員有行動,形成了“相對穩定不固定、臨時支部不臨時”的創新組織形態。
“過程黨建”融入學習鏈,建強凝聚共識“主力軍”。堅持“全覆蓋+常態化”學習制度,通過完善學習體系、豐富學習內容、改進學習方式、拓寬學習渠道,以學促共識、以學促干,練好委員履職基本功,為委員做好凝聚共識工作夯實能力基礎。完善學習體系。推動形成了以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為引領,主席會議、政協常委會議、委員培訓等多層次、全覆蓋的制度化、常態化學習體系。在學習體系內,抓住三個關鍵點,緊抓黨組成員“關鍵少數”、機關黨員“骨干力量”、政協委員“絕大多數”,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為重點,大興學習之風,全力推進思想建設,切實筑牢政協陣地思想防線。豐富學習形式。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線上”與“線下”、“自學”與“聯學”相結合,開展多種形式學習培訓,讓學習有形、有實、有效。邀請專家學者、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等進機關講政策、作解讀,把學習的場地搬到項目現場、履職一線。同時,依托界別同心匯開展“聯學共建”,與基層社區黨組織開展“聯學共享”活動,通過更加廣泛的參與、更加有效的互動,推動理論學習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增強學習實效。圍繞凝聚共識這個中心環節,加強書香政協建設,用力培育“同悅同心”閱讀品牌,依托城市書房、城市書吧建設“學而書房”,設置“學而書籍”閱讀專區,舉辦線上讀書分享。組織委員在“學而書院·濱州市縣群”開展讀書交流活動,開展“書香政協 文潤濱州”委員讀書,并納入全市書香“飄”起來主題活動之一宣傳推動,進一步發揮委員思想政治引領作用,夯實共同團結奮斗的思想政治基礎。
“過程黨建”融入履職鏈,當好建言資政“參謀部”。聚焦主責主業,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創新貫穿于政協履職全過程,抓履職“全鏈條”,深入協商廣泛議政,精準建言助推落實。鏈上明思路。出臺《關于開展“有事多商量·智者智商”協商平臺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構建以全體會議為龍頭,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專題協商、委員關注為重點,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等為常態的協商議政格局,每年召開重要協商活動8次、制播協商訪談節目《委員關注》6期,推進協商民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鏈上壓責任。健全主席會議組成人員聯系市政協常委、市政協常委聯系政協委員的體系構架,形成層層發力、層層帶動、層層聯動的履職內驅力,配套搭建“年初亮目標、年中亮進度、年底亮成果”的落實推進閉環,抓實履職各項工作。鏈上問成效。聚焦五大平臺建設,先后出臺《關于創建“界別同心匯”的工作方案》《關于推進市縣政協工作“四位一體”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深入開展委員讀書活動加快推進“書香政協”建設的實施方案》等規范性文件,圍繞“協商、聚識、學習、數字、宣傳”五大平臺,構建起聚焦主責、上下貫通、整體聯動的“四梁八柱”,各縣市區分別建設了“同心議站”“委員商量工作室”“協商議事室”等協商陣地,創新打造了“大家來商量”“惠協商”“誠信協商”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履職品牌矩陣,持續擦亮“有事多商量”協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