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4日訊 8月4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大干2023奮勇爭先向前·亮進度——發展品質越來越高”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專場,邀請濱州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趙春良,濱州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研究室主任劉國安,介紹今年以來,濱州市人大常委會機關提升發展品質,推動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劉國安介紹,今年以來,濱州市人大常委會機關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市委“體系化推進管黨治黨建設黨”探索實踐為牽引,推進“三抓三促三轉變”,構建機制優化、載體完善、力量融合的黨建工作體系,黨建統領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作用持續凸顯。
抓機制優化,促機關黨建有內力,推動黨建工作由弱向強轉變。
強化工作機制。樹牢“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堅持工作中找問題、黨建上找原因、改革中找辦法,聚焦責任全鏈條、領域全覆蓋、過程全管控,形成了人大常委會黨組領導、機關黨組主體抓、機關黨委協調督辦、機關各黨支部具體抓黨建的工作格局,建立了“月督促、季總結、半年研究、年終評議”的機關黨建工作模式,形成嚴密的機關黨建工作閉環。
強化理論武裝。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制定印發《中共濱州市人大常委會黨組關于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的通知》,助推主題教育先學先行,實現理論學習“四級架構”全覆蓋(黨組及機關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每月集體學習研討、縣級干部雙月輪學、機關黨委每季度集體學習、機關黨支部每月“三會一課”學習)。
強化思維轉變。采取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專題授課、主題講座、主題黨日等形式組織學習,引導干部扛牢責任、履職到位、轉變思維、把事干好。邀請專家學者專題授課8次,主題講座10次,開展“走出去、請進來”對標學習21次。創新黨建“互助共建”形式,繪制人大黨建紅色地圖,涵蓋全市7個縣(市、區)20處黨建紅色站點和35個優秀人大代表聯絡站,各級人大代表以地圖為向導,接受紅色教育、聯系群眾和接待選民。
抓載體創新,促機關黨建有活力,推動黨建工作由虛向實轉變
探索“黨建+立法”工作模式。推動基層立法聯系點黨組織建設,建設堅強有力、制度體系完善、硬件設施齊全,努力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
探索“黨建+代表聯絡站”工作模式。以代表聯絡站為中心,以特色代表小組活動為抓手,擦亮濱州人大代表工作品牌,黨員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的示范引領作用充分發揮。
探索“黨建+文化”工作模式。在全市開展“書香人大?代表薦書”活動,在微信公眾號開設“在線閱讀”專欄,共享市圖書館線上資源,并設“書香人大精品書單”,收錄人大業務類電子書籍百余冊。市人大常委會機關被授予首屆全市“書香機關”稱號。開展“我們的節日”等文化活動,組織青年講堂、讀書會、主題實踐活動等,機關青年研習社被評為2022年度市直機關優秀青年研習社,機關慈善工作站被評為第十屆濱州慈善獎“最具影響力慈善組織”。
抓融合發展,促機關黨建有動力,推動黨建工作由淡向濃轉變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貫通12345政務服務熱線、社會治理“全科大網格”、網絡輿情、人大信訪、代表聯絡站等5條工作渠道,歸集分析社情民意,推動人大監督與各類監督貫通協調。
推進分級分類指導。推行機關黨支部評星定級管理,從班子建設、工作運行、黨員管理、組織生活、作用發揮等6方面,明確5個星級等次,促進機關各黨支部對標提升、晉位升級。
推進一體融合發展。不斷優化人大代表+常委會組成人員、市人大專門委員會、常委會工作機構、專業代表小組、人大智庫成員、立法咨詢專家等的“1+N”代表工作模式,高質量做好代表工作,黨建與人大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成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