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4日訊 8月4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大干2023奮勇爭先向前·亮進度——發展品質越來越高”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專場,邀請濱州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趙春良,濱州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研究室主任劉國安,介紹今年以來,濱州市人大常委會機關提升發展品質,推動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趙春良介紹,今年以來,濱州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大干2023”工作主旋律,精心打造新時代地方人大工作“濱州樣板”,全力服務更高水平富強濱州建設大局。《光明日報》、中國人大網、人民代表報等媒體先后多次推介濱州經驗做法,獲濱州市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4次,典型經驗在省人大常委會座談會上進行交流。
聚力落實市委決策。
突出政治引領。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著力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確方向,依法行使立法權、監督權、決定權、任免權,切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職責。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和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新部署,找準定位,狠抓落實,以實際行動擔負起新時代新征程賦予人大的歷史使命。
制定和實施市人大常委會年度工作要點和立法、監督、代表工作計劃,全面對標市委“1+8+1”重點工作推進落實體系,人大各項工作高度契合市委決策,自覺把黨的領導全面貫徹落實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推動市委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依法任免人員39人次,確保市委重要人事安排,通過法定程序得到實現,充分體現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
濱州市人大常委會機關作為開放品質建設推進工作專班牽頭單位,我們第一時間組建了專班辦公室,嚴格執行“月調度通報、季分析點評、半年小結推進”措施,實行“紅黃綠”三色通報制度,針對深化改革、外資外貿、重大基建3個工作組39項重點任務推進表,組織召開推進會2次、現場調研5次,39項重點任務正常推進。赴外招商6批次,完成招商引資任務5000萬元。其中,率先出臺專班工作推進實施方案的做法,得到市委主要領導的批示肯定。
聚力依法行使職權
高質量推進地方立法。立足濱州特色,做好“小快靈”立法,組織開展了呂劇文化保護和農村住房建設管理立法調研2項,《社會心理服務條例》已經市人大常委會兩次審議,《城市景觀風貌保護條例》已經市人大常委會第一次審議,目前正在公開征求意見,著力打造立法精品。
暢通民意反映渠道,創新基層立法聯系點“一縣一精品”工作,召開全市基層立法聯系點規范化建設推進會議,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鮮活載體、響亮品牌。加強立法能力建設,發揮立法智庫和專家作用,召開立法聯席會議2次,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全國人大《地方立法動態》專刊推介濱州經驗。
高質量推進依法監督。圍繞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推動“八大品質”提升,對接實業強市、科創升級、擴大內需、改革開放等八項重點工作落實,助力十大攻堅突破行動,共計開展監督工作11項。其中,對民辦教育促進法、安全生產法、專利法、漁業法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4項,圍繞生態環保、兒童健康、環境資源審判聽取審議專項工作報告3項,就垃圾分類、外事工作、快遞物流開展調研3項。同時,審議市政府《濱州市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議案并作出決議。《光明日報》接連兩期推介濱州人大立法、監督工作方面的做法。
高質量推進代表工作。持續深化“雙聯”工作,落實《市人大常委會關于進一步加強與市人大代表聯系和市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聯系的實施意見》要求,更好發揮代表聯絡站作用,豐富代表聯系群眾的內容和形式,組織開展聯系走訪活動,鼓勵引導代表密切與基層群眾聯系,推動解決了一批急難愁盼問題。
全面做好代表履職服務保障,擴大代表對常委會工作的參與度,邀請代表列席人大常委會和專門委員會的會議,參加執法檢查、視察調研等活動,更廣泛地聽取基層代表意見建議,多種形式向代表通報重要工作情況,促進代表提升能力素質,更好地履行職責。著力提高代表議案建議工作質量,緊扣“內容高質量、辦理高質量”目標要求,強化代表培訓,實行代表議案建議交辦、辦理、督辦貫通,重點建議市級領導領辦督辦,有效提高議案建議質量及事項解決率和辦理工作滿意度。
深入實施暢通社情民意強化工作監督的意見,積極回應民急民需,讓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充分發揮代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主體作用,“1+N”代表工作模式獲評解放思想大討論精品案例。加強對任命人員的監督,對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等7個市政府組成部門的主要負責人進行述職評議,促進其依法履職、為民盡責。《光明日報》推介了濱州人大代表工作方面的做法。
聚力加強自身建設
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全面加強機關黨的建設,完善黨建+專業型黨支部、代表聯絡站、紅色教育基地三個平臺,用好全市人大黨建紅色地圖,創新組織“走出去、請進來,抓融合、促發展”黨建聯盟活動,推動“過程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持續打造“過程黨建”人大特色品牌。
聚焦“品質之求、精明之路、擔當之行”,深入開展“山東走在前、濱州怎么辦、人大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討論和“在知愛建”主題實踐活動,著力激發和增強人大創新力、實踐力、落實力。積極倡樹“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堅持“每月一法”、縣級干部“雙月輪學”等學習制度,把開展調查研究作為提升干部能力素養的重要途徑,全面加強干部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人大機關干部隊伍能力素質得到提升。堅持不懈、馳而不息糾“四風”、轉作風,忠誠履職、干凈干事已經成為人大隊伍的鮮明標識。
扎實推進全國文明單位創建工作,連續兩年被評為“模范機關建設工作表現突出單位”。“三抓三促三轉變”機關黨建與人大業務融合發展的工作模式,以及積極向上爭取,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全省唯一“雙聯共建”單位落戶濱州,兩項工作,市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
持續加強縣鄉人大工作指導,涌現出了一批專業代表小組、代表聯絡站、立法聯系點、鄉鎮人大規范化建設等基層創新案例,強化市縣鄉三級人大聯動配合,全市人大工作整體效能顯著增強。
積極探索人大新聞輿論工作的新思路、新形式,加強隊伍建設,推進媒體融合,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發揮《濱州人大》雜志、《濱州市人大常委會公報》以及濱州人大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媒體作用,用心講好濱州“人大故事”“代表故事”,廣泛深入宣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顯著優勢,推動國家根本政治制度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