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牢記囑托走在前,勇擔使命開新局。7月4日起,閃電新聞客戶端策劃推出“走在前 開新局”系列融媒體報道,通過圖文、短視頻、直播、全媒體產品等形式,聚焦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看“十大創新”新突破、“十強產業”新進展和“十大擴需求”新成效。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7日訊 在濱州,有37項產品2021年產量或市場占有率位列全球或全國第1位,其中列全球第1位的有4項:分別是紗線、布、懸臂梁施工裝備和赤蘚糖醇。
濱州紗線,產能為590.49萬錠,2021年產量為40.96萬噸,產值約210億元。這一產量,占全國1.39%,產能、產量均位列全球第1;濱州的布,產能有15237臺,去年產量為76643萬米,占全國3.8%,產值約150億元,產能、產量均列全球第1。而這兩者的代表企業都是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在鄒平魏橋紡織智能化緊密紡工廠,偌大的車間里只有寥寥數人,整個工廠生產情況在廠總控平臺前一目了然。
智能落紗粗紗機可實現自動落紗、自動換管,粗紗滿紗后通過機械手與空管進行轉換,空管自動回到落紗架,滿紗則通過軌道被運到紗庫,再運到細紗車間,減少了換紗工、運紗工等輔助工,也避免了紗線運輸中的質量隱患。
生產車間里,使用5G激光導航的AGV運輸小車穿行自如,它可輕松將直徑1米、重達100斤的棉條筒從梳棉工序運到并條工序,整個流程不需要人工直接參與。記者了解到,這些使用工人數較目前同規模生產線用工人數降低90%,在降低勞動成本的同時提高產品質量,讓魏橋在紡織行業的競爭力大大增強,也促進了整體產業的不斷升級 。
錨定全程自動化、連續化和智能化改造方向,魏橋紡織的生產設備和工藝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行業內率先形成了設計、生產、服務一體化技術創新體系,擁有170余項專利,是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企業出口棉紗全部達到國際2013烏斯特公報25%-5%的水平,棉布出口合格率達100%。作為中國棉化纖紡織加工業最具競爭力企業和世界上最大的棉紡織企業,魏橋從跟跑到并跑,從并跑到領跑,伴隨改革開放浪潮不斷轉型,紡織產業集群逐步培育壯大。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