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牢記囑托走在前,勇擔使命開新局。7月4日起,閃電新聞客戶端策劃推出“走在前 開新局”系列融媒體報道,通過圖文、短視頻、直播、全媒體產品等形式,聚焦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看“十大創新”新突破、“十強產業”新進展和“十大擴需求”新成效。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5日訊 在鄒平市魏橋輕量化鋁業基地,一塊呈蜂窩狀漂浮在水面上的鋁材引起記者注意。據介紹,這是高性能泡沫鋁,密度不及水的一半,壓縮強度卻是碳鋼的5倍,廣泛應用于電子通信、交通運輸等領域。通過輕量化轉型,鄒平鋁產業徹底擺脫原來“利薄如紙”的賣原料模式,實現從規模經營向“價值效益”的整體攀升。
以交通運輸業為例,汽車輕量化是全球汽車工業化的一致目標。世界汽車協會報告顯示,汽車重量每減少10%,燃油能耗可降低6%-8%,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3%。鋁的密度只有鋼的三分之一,易加工成型、防撞性強,鋁代鋼,可大幅提升汽車性能。汽車輕量化對提升電動車續航有重要意義,被視為新能源汽車市場下一個風口。
對高質量發展要求和產業政策倒逼,魏橋創業集團關停轉移電解鋁產能,同時大膽作出向輕量化邁進的戰略抉擇,謀劃建設魏橋輕量化基地,再造一個新魏橋。2019年10月,納入山東省“十四五”規劃綱要的魏橋輕量化基地破土動工,這個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在原鄒平一電、二電項目拆除基礎上建設,未占用任何新增土地,規劃了輕量化結構件、全鋁車身總成、泡沫鋁、鋁型材、中試基地等五個項目,打造“從鋁水-零部件研發到制造-整車組裝”的完整產業鏈,能耗、碳排放不到之前的十分之一,規劃產值卻是之前的十倍。
記者了解到,基地的產業發展實現了技術和性能的兩大突破。在技術上,基地最重要的液態模鍛擠壓鍛造、復合連接兩項技術,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其中,液態模鍛生產線是山東首條,生產的工件尺寸準確,平均減重50%以上、性能提高20%以上;車身材料復合連接技術,通過高溫熔融摩擦焊接等工藝,將不同材料一次連接成型,代替了打孔、螺絲、點焊等傳統工藝,既節省了成本,又增加了強度。
在性能方面,基地自主研發的2個系列8種高強韌鋁合金材料,強度、抗疲勞、抗腐蝕等綜合性能較傳統合金提升20%以上;由此生產的轉向節、離合器等汽車配件,成功通過世界頂尖新能源汽車公司的技術考核,打入一汽、重工、福田等20余家頂尖車企供應鏈。基地依托先進的技術工藝、完整的設計方案、自主研發的輕量化型材,制造的車身平臺、底盤平臺、底盤傳動部件較傳統產品分別減重40%、30%、50%以上,初步測算,每年可助力減碳34萬噸以上。
今年上半年,鄒平市高端鋁產業集群營收達到1520億元,同比增長7%。鄒平也將繼續搶抓機遇,優化技術工藝,拓展產銷體系,加快建設國內生產規模最大、工藝最先進、汽車制造全流程的研發、試驗、制造基地,打造具有區域集聚力、全國競爭力、世界影響力的輕量化之城。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