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網
2022-04-13 18:38:04
原標題: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張成江:奮力推動濱州特色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取得新進展
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山東走在前,濱州怎么辦”解放思想大討論市直部門負責人訪談
農業穩產增產 農民穩步增收 農村穩定安寧
奮力推動濱州特色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取得新進展
——訪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張成江
全市“山東走在前,濱州怎么辦”解放思想大討論和“在濱州、知濱州、愛濱州、建濱州”主題實踐活動動員大會召開后,市農業農村局立即行動,周密部署。該局黨組書記張成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市委、市政府領導全市上下建設更高水平富強濱州的決心堅定,農業農村部門當勇擔重任,聚焦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目標,堅決守牢糧食安全等6條底線,突出解決產業大而不強等6項工作重點,強化政策保障等6項支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奮力推動濱州特色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取得新進展。
守6條底線,堅決穩住“三農”工作基本盤
張成江說,守牢糧食安全、耕地保護、防止返貧、質量安全、安置區建設和農村意識形態6條底線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大問題,是農業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須抓好貫徹落實,堅決穩住“三農”工作基本盤。
在守牢糧食安全底線方面,我市要確保全市糧食面積、產量穩定在880萬畝以上、370萬噸以上;實施大豆產能提升工程,推廣完成7萬畝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任務,適度擴大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在守牢耕地保護底線方面,我市將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監管,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大力推廣無棣縣鹽堿地噸糧田種植模式,打造“鹽堿地變豐糧田”示范基地;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6月底前完成60萬畝建設任務,年底前累計建成500萬畝以上高標準農田。在守牢防止返貧底線方面,我市主要健全完善雙向監測機制,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工作要求,確保貧困群眾穩定脫貧不返貧;發揮產業扶貧項目載體作用,加快推進銜接資金項目建設,加大脫貧人口職業技能培訓力度,積極開發鄉村公益性就業崗位,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增收。在守牢質量安全底線方面,將深入推進食用農產品“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三年行動,力爭全市定量檢測達到1.5批次/千人,小農戶抽檢比例不低于30%,確保生
產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100%納入合格證實施范圍;開展標準進村入戶活動,年內新認定“三品一標”35個以上;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全面推廣韭菜二維碼捆扎帶制度;開展生產主體和鄉鎮監管人員雙承諾活動,確保全年不發生大的農產品事故。
同時,我們將守牢安置區建設底線,確保如期完成省委省政府任務要求;守牢農村意識形態底線,與宣傳部門、基層黨委政府密切配合抓好農村意識形態工作。
下6項功夫,統籌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張成江表示,我市是傳統農業市,農業農村“大而不強”特征明顯?!按蟆笔腔A、是優勢,“強”是目標、是方向。下一步,我們將錨定“走在前列”目標,在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特色產業提檔升級、農業科技創新、農村改革賦能、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增收、夯實鄉村建設基礎上下功夫,不斷突破、持續攻堅,統籌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在農業產業融合發展上將全力打造食品加工、生態畜牧、名優特水果、蔬菜(食用菌)四大產業集群,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著力培育一批農業全產業鏈“鏈主”企業,2022年新認定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30家,總數達到410家。在特色產業提檔升級上,主要持續推進冬棗、鴨梨產業改造升級,2022年推廣沾冬2號2萬畝,設施冬棗3萬畝,認定10個現代果業精品示范園;積極推動國家級黃河三角洲(陽信)現代肉牛產業園建設,大力推進高端肉牛產業發展,穩定生豬核心產能;2022年全市創建省級知名農業品牌5個以上,認定市級農產品品牌10個。在農業科技創新上,年內將建設高標準種子示范田和繁制種基地面積8-10萬畝,選育新品系20個以上,建設畜禽核心育種場2家;加快大中型、智能化、復合型農業機械應用,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1.2%。在農村改革賦能上,指導無棣縣開展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全市土地流轉率穩定在63%左右,加快推進房地一體宅基地確權登記,做好年度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在村集體經濟、農民增收上,積極推進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支持小農戶參與農業多種功能拓展、鄉村多元價值開發,年內全市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面積達到1000萬畝次。在夯實鄉村建設基礎上,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大力推動農業廢棄物循環技術應用,持續推進“土壤保育院”應用,推動230多個已批冷庫項目加快建設,抓好全市10個智慧農業示范鄉鎮試點,籌建市級智慧農業農村數據平臺。
強6個保障,全力筑牢鄉村振興支撐
張成江表示,市農業農村局將做好強化政策、人才、項目、金融、作風、督考工作,全力為鄉村振興提供保障支撐。
強化政策保障主要是全面落實落細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惠農政策,大力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力爭三大糧食作物保險投保率達到80%,推廣主要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強化人才保障主要是充分發揮農業創新團隊和農業專家智庫的作用,聚焦種業振興、鹽堿地改良等重點工作,開展針對性攻關;全面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年內培訓高素質農民2500人以上。強化項目保障就是要緊盯國家“三農”政策和資金投向,持續做好項目謀劃、向上爭取工作;加強招商引資,高標準實施項目,年內全市農業項目投資達到50億元以上。強化金融保障重在發揮好金融支農聯盟和“魯擔惠農貸”等平臺作用,加強農政銀擔合作,為“三農”主體提供優惠利率貸款;積極開展整村授信活動,盡快建成比較完善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強化作風保障和督考保障,主要是結合“山東走在前,濱州怎么辦”解放思想大討論和“在知愛建”實踐活動,進一步錘煉工作作風,壓實責任,確保圓滿完成各項任務目標。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