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1-08-16 15:41:08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自市農業農村局今年起深度參與后,濱州牛企聯內蒙項目建設再次提速。1—7月份,大廟牛羊交易市場完成牛交易量28310頭、羊交易量402728只,總交易額達到6.36億元;養殖基地、肉牛屠宰加工冷鏈物流等項目建設都明顯加速。
內蒙古科右中旗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旗,是中宣部定點幫扶單位。中宣部經過充分調研,提出“吃生態飯、做牛文章、念文旅經”的產業發展調研報告,并上報國家領導人圈閱。濱州市陽信縣是“中國第一牛縣”,成功開創了“土地流轉、訂單種植、企業務工、合同養殖、買牛托管、合作養牛”六種產業扶貧方式,被農業部評為“中國畜牧產業扶貧優秀模式”。科右中旗有廣袤的草原,是公認的“肉牛最佳養殖育肥帶”;陽信縣有成熟的養牛扶貧模式和強大的屠宰加工能力。經農業部推薦、牽線,2018年陽信縣舉薦陽信廣富畜產品有限公司和陽信億利源清真肉類有限公司承擔“牛縣牛企聯內蒙”項目;派出時任縣農業局長、畜牧獸醫局長馬文健掛職科右中旗副旗長,專門帶領企業對接科右中旗肉牛產業扶貧工作。
馬文健2018年年底掛職上任后,幫助科右中旗制定了肉牛產業種養加一體化項目規劃,確立了肉牛產業發展“5112”工程,即打造50個肉牛產業重點嘎查,培育肉牛產業示范合作社100個,帶動發展肉牛養殖專業戶1000個、肉牛養殖戶20000個,肉牛產業規模化、集約化有效提升。
承擔幫扶項目的陽信企業迅速行動,在當地建起了肉牛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把技術培訓變為養殖示范,帶動農牧民通過養殖合作社或嘎查集體經濟托管養殖方式,進行規模化育肥;建起了良種繁育場,培育出魯蒙黑牛新品系,生產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檔有機牛肉;建起了肉牛交易中心,吸引全國各地的肉牛采購商,線上線下雙線交易,帶動農區、牧區肉牛產業融合發展。
陽信肉牛企業入駐后,為科右中旗的扶貧工作注入了新動力。科右中旗牲畜交易市場、良種繁育場、肉牛冷鏈深加工等項目有序推進。企業培訓養殖戶2100余戶,大幅提升了農牧民肉牛養殖理念和技術水平,帶動20個嘎查集體經濟、200家合作社和1萬余戶養殖戶發展肉牛養殖。全旗肉牛存欄量從2018年的23萬頭迅速增加到32.6萬頭,肉牛良種改良率達80%以上。
據介紹,到2020年,科右中旗肉牛養殖戶達到1.4萬戶,肉牛養殖合作社達282家,全旗貧困人口減至87戶、223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13%,如期實現脫貧摘帽。肉牛產業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發展高質量現代農牧業的重要抓手。
2020年年底,馬文健調到市農業農村局工作。市農業農村局對異地扶貧協作項目高度重視,主要負責同志親自到內蒙古現場調研,了解項目建設進度和遇到的困難,商討解決的辦法。今年年初,市農業農村局將濱州牛企連內蒙項目列入年度五大重點工作之一,要求全局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保證援建項目加快建設,盡早發揮帶動作用,并安排馬文鍵全身心盯靠在掛職工作上,單位暫不安排其他事務。
在市農業農村局的全力支持下,濱州牛企聯內蒙項目建設再次提速。今年1—7月份,東達百利舸養殖基地養牛達5000頭,魯蒙黑牛養殖300頭,放養農牧戶合作養殖懷孕母牛180頭。其他項目建設快速推進。
“濱州牛企聯內蒙項目,為兩地肉牛產業協作共進開創了新局面,為兩地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我市畜牧水產千億級產業集群實現更高質量發展走出堅實步伐。”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張成江說,“今后,我們將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精力,幫助更多兩地協作項目早日建成投產、發揮效益,造福兩地人民。”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