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06-10 15:46:06
自今年3月份以來開展農村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清零行動”,對已拆除的3萬多處按照“宜建則建、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原則有效盤活土地,達到群眾滿意、村集體滿意、社會滿意
博興縣袁西村拆除村內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后建設公園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近年來,濱州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斷提高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持續打造美麗鄉村。自今年3月份開始,濱州力補短板、集中攻堅,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村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清零行動”,對清理出的土地按照“宜建則建、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原則有效盤活,實現了人居環境整治提檔升級。
各村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嚴重影響村容村貌和群眾生活質量,亟待清理整治
去年以來,我市緊緊圍繞“三清一改”(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內塘溝、清理畜禽養殖糞污、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三整一拆”(整治亂堆亂放、整治空閑空地、整治管線立面、拆除亂搭亂建)等工作重點持續改善村容村貌,11月底,濱州工作受到國務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督查組的充分肯定,在年終省對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指標考核中位列全省第四名。
圖惠民縣五牌村改建房舊房屋成鄉村記憶館
在面對成績的基礎上,我市積極尋找不足、補齊短板。2019年10月,通過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抽取的300個村進行暗訪評估顯示,全部存在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現象;省在對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暗查情況通報中也集中反映了農村殘垣斷壁較為普遍等突出問題。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村無人居住、無人維護的廢舊“空心房”及殘垣斷壁越來越多,這些閑置的宅基地雜草叢生、瓦塊遍地、垃圾成堆,嚴重影響了村容村貌和農民群眾的生活質量。
經過各縣(市、區)對轄區內農村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進行“拉網式”核查,全市納入拆除整治的3萬多處。通過調查,這些農村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不僅破敗、難看,而且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尤其是雨季容易坍塌,對農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另外,由于權屬不清、長期閑置,也導致街巷不通,引發鄰里糾紛,同時造成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鄒平市孫鎮鎮信家村村民表示:“這些破屋早該扒掉了,村里的孩子有時去玩捉迷藏,那些玻璃渣、快倒的墻對他們真的很危險。”
博興縣王木村一處拆除前的廢舊房屋
對此,市委市政府決定,聚焦全力突破薄弱環節、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切實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必須徹底解決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問題,圓滿收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力爭今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考核目標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明確依法合規、規范有序、綜合利用、公正透明“四個原則”,到5月底基本完成95%拆除率
3月份,我市根據國家、省下發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方案》《關于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深入實施 “四五鄉村建設行動計劃”的意見 》等文件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下發了《農村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清零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任務目標、實施步驟和時間要求。4月1日,全市農村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清零行動”推進會議召開,進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識、強化了舉措。5月9日,全市林水會戰現場觀摩會議設農村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清零”觀摩點,現場看效果、比進度,推進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工作氛圍。
村民積極參與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清零行動”
全市農村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清零行動”拆除范圍為墻體破損、變形嚴重、無人居住的房屋,沒有房頂、缺門少窗、無法恢復的殘垣斷壁。目標是從2020年3月份起到12月底,實現全市農村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拆除率達95%以上,各縣(市、區)確保5月底前基本完成任務。
實施方案對“清零行動”明確了依法合規、規范有序、綜合利用、公正透明「四個原則」。即:以法律、法規為依據,在保證農戶宅基地資格權的前提下,拆除農村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與農戶簽訂協議,由縣(市、區)統籌安排部署鄉鎮(街道)、村集體組織拆除;對清理出的土地,按照“宜建則建、宜耕則耕、宜林則林”的原則合理利用;實行“三公開一監督”制度,接受群眾監督,確保拆除工作公開、透明。
沾化區馬家莊子村拆除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后建設的微田園
市委、市政府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清零行動”高效、有序。成立市縣兩級工作專班,建立協調推進機制,將“清零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工作同安排、共部署,統籌推進。市委農辦、市農業農村部門積極發揮牽頭抓總、調度督導的作用,各相關部門圍繞“清零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強化配合、協同聯動。強化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好鄉鎮街道和各村黨組織協調抓總作用,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將農村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清零行動”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考核指標的重要內容加大考核激勵力度。
創新舉措確保群眾利益最大化,群眾吃下“定心丸”,“清零行動”迅速打開局面
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不符合“一戶一宅”政策,不能確權頒證,但受傳統觀念影響,村民最大的顧慮是被無償收回使用權;拆除、整理費用較高,各縣市區、鄉鎮工作事項龐雜,資金缺口較大。群眾顧慮、資金缺口成為“清零行動”推進的兩大難題。
陽信縣下馬李村拆除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后種植的紫葉李林
為切實保障村民最大利益,我市各級積極做好輿論宣傳和思想引導工作,將拆除農村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的政策、好處,給群眾講清楚、講透徹,以法律法規和現有政策為依據創新方法,明確整治后宅基地資格權仍屬原戶主。各村(居)對每處廢舊房屋、殘垣斷壁都建立檔案,詳細標注宅基證號、四至位置、拆除面積等,留存拆除前、拆除中、拆除后照片,由村委會和村民共同確認。群眾吃下了“定心丸”,“清零行動”工作局面迅速打開。
在探索維護群眾利益中,全市涌現出了許多創新舉措。 沾化區富源街道在協議中明確整治后的地塊權屬,并在相應地塊設立了帶有原戶主信息的權屬標志,讓群眾放心安心;陽信縣與農戶簽訂協議,明確納入拆除范圍的廢舊房屋、殘垣斷壁整治后宅基地資格權和使用權仍屬原戶主,保護好群眾利益,打消群眾“不愿拆”的疑慮。博興縣博昌街道西八里村通過第三方測繪評估機構對全村28戶拆除廢舊房屋進行核對,并對所有檔案材料進行公證。鄒平市開展分類鑒別,綜合不同危險等級房屋優化完善拆除方案,杜絕一刀切,實行“三公開一監督”,最大限度的維護群眾利益。
鄒平市小洞村建設的特色民宿
為解決資金缺口,市里建立了農村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清零行動”資金獎補機制,根據各縣(市、區)完成任務量分配獎補資金,先拆后補;各縣(市、區)也著立足實際建立了相應資金支持政策。其中,無棣縣統一獎補標準,對在5月31日前完成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清零”的鄉鎮(街道),按每拆除一處補貼150元的標準給予獎補;沾化區富源街道按照每拆除一間房屋補助300元、每整平一處宅基補助500元、每栽植成活一棵喬木補助20元的標準進行補貼。
在“清零行動”推進中,我市注重選擇黨組織基礎強、群眾積極性高、基礎條件好的村莊先行試點,樹立了一批先進典型,提高群眾對整治工作的認可度和主動性,達到了拆除整治一戶、帶動一村、輻射一片。各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村黨支部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一線組織、一線參與、一線指導;村兩委干部和黨員以身作則,帶頭拆除自家危舊房屋,積極做好親朋好友思想工作。沾化區富源街道通過黨員帶頭、先進村莊示范帶動,僅用10天時間就完成了先期1439間房屋和190處殘垣斷壁拆除整平工作。
拆出鄉村新面貌,清出發展新空間,達到群眾滿意、村集體滿意、社會滿意
“這一片以前都是破屋,現在建起了健身廣場,我一有空就領著孫子來這湊熱鬧。”惠民縣麻店鎮孟家灣村村民孟昭云高興地說。該村投資17萬元,在村中心拆除的3戶廢舊處建成的800平方米的健身廣場有籃球架、乒乓球臺、健身器材設施,成為現在村民主要的休閑活動場所。
鄒平市官道李村拆除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后建設的和諧廣場
通過實施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清零行動”,各地因地制宜綜合利用清理出的空地,農村群眾像孟家灣村村民一樣,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博興縣喬莊鎮張莊村連片拆出13處廢舊房屋建設了百果園,由6戶貧困戶包保管理,管理費用由村集體從百果園收益中支付,有效帶動了貧困人口增收。惠民縣孫武街道小鄭村拆除廢舊房屋60余處,其中對6戶合占1處宅基地的地塊進行了清理規劃,解決村民的鄰里糾紛;將3條東西主街、14條南北巷道全部打通,統一規劃建設成東西道路寬度15米、南北街道寬度8米,大大提升了村民的滿意度。沾化區富源街道將村集體、村民雙增收融進廢舊房屋殘垣斷壁“清零行動”,鼓勵群眾種植苗木、蔬菜等,由村黨支部創辦、領辦合作社統一進行銷售。陽信縣溫店鎮范家、徐堡村與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對接,通過復墾連片拆除的28.8畝空閑宅基地,實現了土地升值1000多萬元。沾化區黃升鎮前皂村拆除2處廢舊房屋建起快遞包裝袋加工車間,村集體可年增收1萬元租賃費,村內十幾名婦女在車間務工每人每月收入2000余元。無棣縣柳堡鎮對拆除后的土地用來綠化美化、建設文化廣場或辦公場所、安裝光伏發電設施、集中建設貧困戶安置房屋等。
沾化區前皂村村民在村內快遞包裝袋生產車間工作
經過3個月的“鏖”戰,截至目前,全市共拆除廢舊房屋3.0042萬戶、清理殘垣斷壁1.1萬處,整理土地面積635.3萬平方米;完成植樹35.6萬株,建設廣場、微田園等7485處,綜合利用占比達44.91%。全市農村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清零行動”拆出了鄉村新面貌,清出了發展新空間,達到了“三個滿意”:村莊環境明顯改善,群眾滿意;內生動力明顯增強,村集體滿意;產業發展渠道拓寬,社會滿意。
陽信縣范家閹村新時代文化廣場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將呈現動態化趨勢。濱州將深入總結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清零行動”經驗做法,鞏固成果、建章立制,在加大政府財政投入的同時,探索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在發展現代休閑農業、民宿、合村并居、土地復耕等綜合利用方面探索模式路徑,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群眾受益最大化,讓農村更富裕、和諧、美麗、文明,讓農民群眾有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