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網
2019-01-16 11:29:01
聚焦城鄉統籌新格局 厚植實體經濟新動能
副市長 郝吉虎
城鄉統籌是轉變經濟發展和城市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和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著力推動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打造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載體,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向好的發展態勢。下一步,要瞄準問題補短板,擼起袖子加油干,狠抓城鄉統籌發展,提升城市競爭優勢,全力服務保障實體經濟發展,為加快建設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小康濱州奠定堅實基礎。
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優化實體經濟發展環境
城市,是創業者的高地和圓夢者的福地。近年來,我市立足建設以黃河地域文化為特色的生態宜居城市,努力打造“四環五海·生態濱州”品牌,構建起了良好的城市空間框架基礎。今后,應以新版《城市總體規劃》為引領,堅持“錦上添花提品質”和“雪中送炭惠民生”并重,為在濱創業生活人員打造更加美好的居住環境。一是抓好城市精細化管理。深入推進“城市雙修”,開展“鮮花滿城扮靚濱州”、戶外廣告整治、城市設施“去疤美容”“疏河清湖靚水”生態修復、道路深度保潔“提標擴面”等專項行動,搞好常年亮化和重點景區周邊社會亮化,努力打造更富內涵的品質城市。二是進一步增強城市功能。本著“既要量力而行,更要盡力而為”的原則,積極推進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老城區雨污分流改造,打好秦臺河、碼堡溝等黑臭水體深度整理攻堅戰,全力推進南部污水處理廠和開發區南部污水處理廠建設。三是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堅持“全域濱州、以城帶鄉”的理念,著力建設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提升城鄉環衛一體化水平,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推進農村土坯房改造,著力打造美麗村居,促進城鄉人口對流、資源要素更新、新舊業態迭代,努力把濱州打造成生態之城、美麗之城、宜居之城。
加快建設快速交通路網,強化實體經濟發展支撐
快速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雖然濱州地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圈、濟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兩區兩圈”疊加地帶,但城市快速交通沒有破題,骨干路網里程較少,區域交通融合深度不夠,區位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當前,要不斷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條件,加快培育運輸市場,為實體經濟快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一是公路方面,加快建設長深高速高青至廣饒段、秦濱高速埕口至沾化段,沾臨高速、G228濱州段(沿海高等級公路)。積極推進濱州黃河大橋和長深高速、濟青高鐵連接線建設,確保濱海路盡快通車,努力構建起直達沿海、南連高鐵的大通道。二是鐵路方面,積極推進濟濱、京滬第二通道等高鐵項目,加快建設黃大鐵路、北海經濟開發區鐵路專用線、胡集里則鐵路專用線和鄒平貨運鐵路,確保濱港鐵路二期早日完工,努力構建起快速通達新格局。三是港航方面,積極推動濱州一類口岸開放運營,加快建設2個5萬噸級油品泊位工程和管廊支架一期工程。加快推進5萬噸級航道及防波堤工程、2個5萬噸級油品泊位儲運區項目。全力推進小清河復航、套爾河航道綜合整治工程,努力打造更加完善便捷的快速交通網絡。
加快推進土地高效利用,夯實實體經濟發展根基
國土資源是實體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空間載體和生產要素。2018年,我市出臺了《關于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和依法高效利用的意見》和五個配套文件,土地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工作更加規范有序。下一步,要嚴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繼續推動土地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向深層次發展,努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用地、資金等要素保障。一是積極倡樹“畝均論英雄”用地導向,全面推進“標準地”供用,進一步縮短審批時間,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二是切實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復墾、土地綜合整治等政策,深入推進建設用地盤活挖潛,為發展壯大實體經濟留足空間,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拓寬融資渠道。三是積極推動土地規劃、城鄉規劃等“多規融合”,加快構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引導產業集約集聚發展,推動形成高質量、可持續的產業發展格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