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19-01-16 11:27:01
近日,患者王女士因腹痛難忍緊急入濱州市人民醫院進行治療,經檢查王女士患的是胃結石。
醫務人員詳細詢問得知,王女士是名十足的柿子愛好者。而她腹痛的罪魁禍首也正是這些味道鮮美的柿子。
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劉寶珍說,每年秋冬時節,消化內科都會接診一些因食用大量柿子后出現胃內柿結石的患者,主要表現為腹痛惡心、胃脘部脹滿不適,重癥者可引起腸梗阻。
據介紹,胃石就是指進食某些食物或藥物后,在胃內聚集形成特殊的凝固物或硬塊,既不能被消化,也不能順利通過幽門部的異物。胃石癥是胃石引起的上腹部不適、腹痛、腹脹等臨床癥狀,嚴重的可導致潰瘍、出血、梗阻或穿孔等并發癥,其發病率逐年增加。
劉寶珍介紹,胃石癥可以分為植物性胃石、動物性胃石、藥物性胃石及混合型胃石四類。生活中以植物性胃石癥最為常見。
植物性胃石主要是由于食入體內的各種難以消化的水果,如柿子、黑棗、山楂以及某些蔬菜或植物纖維等,與胃酸作用凝集成塊所致。其中,以進食柿子引起的柿石癥最為多見。發病原因是由于柿中含較多鞣酸,在胃酸作用下,鞣酸與蛋白結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同時柿中的果膠、樹膠遇酸也可發生凝結,并將果皮、纖維及食物殘渣膠著在一起形成凝塊,許多凝塊可互相黏結,積聚形成巨大的團塊狀胃石。
胃石患者大多無明顯臨床癥狀,常見伴隨癥狀依次為腹痛、腹脹、血便或柏油樣便,以及腹部不適。胃石較大時可壓迫胃壁,導致胃壁缺血、潰瘍,以及進一步出現出血、穿孔等嚴重狀況,而小胃石則可隨消化道蠕動進入小腸,導致消化道梗阻。所以,胃石一經確診應立即將其溶解,或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劉寶珍介紹,年輕人喜歡飲用的碳酸飲料的主要成分為檸檬酸和碳酸氫鈉,這些成分可堿化、中和胃酸、松軟胃石,并且可在胃內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促進胃石的粉碎和排出。所以,胃石癥患者如果身體條件允許,可以適量飲用碳酸飲料,有助于消除胃石。
劉寶珍強調,對于形成時間長、硬度較大的結石,還是需要在內鏡下進行碎石治療。由于胃鏡檢查方便、直觀,目前已成為胃石癥的主要診斷和治療手段。行胃鏡檢查前需禁飲食8小時以上,行碎石治療2小時后進溫涼流質飲食,逐漸過渡到半流質軟食。
專家提醒,柿子在未成熟時,鞣酸含量比較高,所以需“捂熟”變軟后才能食用。食用時,一次不要吃太多,每次吃一兩個為宜。另外,老人和兒童的胃腸功能弱,更容易形成結石,應限制用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