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18-07-02 10:20:07
編者按:
2017年,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了要建立健全課后服務制度,鼓勵各地各校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家長需求,探索實行彈性離校時間,提供豐富多樣的課后服務。
當下,課后服務已經成為家長、學生的普遍需求。但課后服務到底如何開展,我市也處于摸索階段。課后服務的主體應該是學校還是社會機構?是強制參加還是自愿?課程該怎么設置?這些都成為課后服務工作必然面對、解答的問題。
從即日起,濱州日報/濱州網將陸續刊發《“小課后”解決“大民生”》系列報道,全面展示我市課后服務工作作出的探索、創新的形式、取得的成果以及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
小課后關系大民生,一小時的課后服務,是關系孩子健康成長的一件大事、要事,牽動著成千上萬個家庭。今年,“積極探索各具特色的課后服務模式”被寫入了我市的《政府工作報告》,列為重點民生工程推進實施。濱城、沾化、陽信、無棣、博興等縣區也將該項工作列入了《政府工作報告》。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78所學校開展了課后服務,受益學生達87898人,有效解決了部分孩子放學后無人看管和家長接送難的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好評。”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李成明說。
“學生放學接送不便”逐步演變成社會公共問題
小學生放學早、接學生困難,一直是多年來困擾家長的難題。為了不耽誤接孩子,不少家長不管手頭的工作多忙,都得“優先”趕到學校接孩子。這既耽誤了工作,又照顧不上孩子,令家長苦不堪言。這種現象已從家庭私事,演變成了影響千千萬萬個家庭的社會公共問題。
接送不便還僅僅是問題的一個方面。有些家長委托學校周邊的小飯桌、社會培訓機構接孩子,但是這些機構良莠不齊,小飯桌大多是“夫妻店”,缺少專業資質。把孩子托付給這樣的機構,家長難免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此外,學生在放學后獨自回家,往往處于“放羊”狀態,是學校、家庭管理的空檔期,一來難以保證學生們學習的自律性,二來學生的安全也存在隱患。
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納入2018年度100項重點工作
針對這一社會廣泛關注的青少年成長問題,市關工委早在2014年就探索破解辦法,先后深入多所學校調研座談,進行問卷調查。“經過調查,我們認為,學校在課后服務方面具有管理、場地、資源、人員等先天性優勢,并且減少了交接環節,孩子的安全更有保障。”李成明說。
在這一背景下,市關工委聯合市教育局,于2017年12月6日出臺了《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標志著我市的課后服務工作正式啟動。2018年,市委、市政府將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納入年度100項重點工作,有力推動了這項工作的積極開展。各縣區黨委、政府也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特別是陽信縣在財力緊張情況下,2018年安排???50萬元,為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提供了經費保障。市關工委、市教育局密切關注民生需求,多次就課后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建立月報制度,聯合推動了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落到實處。各中小學也積極開展了課后服務實驗試點工作,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務模式。
持續探索課后服務開展新思路,健全完善長效機制
為推動該項工作進一步深入開展,今年5月29日,市關工委、市教育局聯合在陽信縣召開了全市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現場會議。
“推進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是關注民生、保障學生權益的具體體現。開展中小學生課后服務,既能夠方便家長接送和監管孩子,減輕家長在課后監管方面的經濟負擔,滿足廣大家長對課后服務的迫切需求,也能有效避免不規范的社會托管機構造成的安全隱患,根除違規辦班補課的滋生土壤。”副市長潘青在會議上指出。
下一步,我市還將繼續探索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開展的新思路,充分發揮中小學校課后服務主渠道作用,科學確定課后服務內容形式,把好中小學課后服務質量關。同時,也將進一步健全完善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長效機制,對參與中小學課后服務的學校、單位和教師給予適當補助,為教育部門開展中小學課后服務解除后顧之憂。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