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17-04-19 09:34:04
濱州日報·濱州網4月19日訊 傳統化工產業,如今正遭遇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和發展壓力。安全、環保、市場等壓力持續增大,令該行業發展進退維谷。2015年年底,省政府借鑒先進省市經驗,出臺了《關于加強安全環保節能管理加快全省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決定利用三年左右時間,集中開展化工企業“打非治違”專項整治。為落實省政府要求,2016年1月22日,我市出臺了《關于加強安全環保節能管理加快全市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由此開啟了構建現代化工產業新體系大幕。目前,我市已全面完成了對范圍內化工企業的“三評級一評價一整治”工作。
全面摸清底數,做到了不留盲區、不漏一企
我市《關于加強安全環保節能管理加快全市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中提出了五項重點整治任務,切實推進化工企業“進區入園”、提高安全生產水平、增強環境保護能力、改善節能降耗成效、形成化工產業發展新格局。利用三年左右時間,分排查摸底與“打非治違”、綜合評級評價并限期整改與園區規劃布局、檢查驗收與園區完善階段、鞏固提升與總結評估等四個階段實施。
我市化工產業行業分類多,企業數量大。為此,從2015年11月份開始到2016年6月份,市經信委用了近8個月的時間,深入縣區、鄉鎮,完成了對全市化工生產企業的排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了我市化工企業的情況,做到了不留盲區、不漏一企,并將全市化工生產企業按照“一縣一冊”的要求編輯成冊,上報省化工產業轉型升級辦公室。
從摸底情況來看,我市共有化工生產企業518家(其中參與評級評價企業總計464家),其中規模以上化工生產企業187家,從業人員4.8萬人,企業總資產達到1044億元。
在摸底調查的同時,市經信委將打非治違專項行動與之有效結合起來,對照排查摸底的結果,查處一批非法企業,有效化解一批安全環保隱患,確保打非治違工作取得實效。他們制定下發了《關于開展化工企業“打非治違”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在全市化工產業開展了專項檢查和“打非治違”工作。截至2月底,我市需整頓企業數為355家,已整頓企業數為155家,其中關停企業155家。
“三評級一評價一整治”,探索建立優勝劣汰長效機制
根據上級文件,我市制定了全市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節能降耗評級標準以及產業政策、土地使用、產品質量、社會貢獻、發展潛力等五方面的綜合評價指標,對所有化工企業進行評級評價(簡稱“三評級一評價”)。
這些指標實際就是對化工企業進行全身“體檢”的一把標尺,目的就是通過對化工企業參照這些指標逐一進行檢查診斷,為每個企業的健康打分,評出“優”“中”“差”三個等次。
通過評級評價實施三個“一批”,即“優”的企業發展壯大一批,各方面給予重點扶持;“中”的企業規范提升一批,制訂整改方案限期完善提升;“差”的企業關閉淘汰一批,先進行整改,經整改后仍未達到法定條件的,依法予以關停淘汰。企業要主動對照這些指標自查,與先進水平對標找差距,查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不斷改進提升。
各縣(區)將根據不同評級評價結果,逐個制訂整治方案,做到“一企一策”,敦促企業限期整改到位。經限期整改仍未達到要求的,依法予以關閉。通過安全、環保和節能這三個倒逼機制,建立長效機制,切實推動全市化工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推進化工企業進園區,構建起化工產業發展新格局
為進一步規范我市化工企業轉型升級檔案管理和建設工作,我市專門下發《關于印發濱州市化工企業轉型升級企業“一企一冊”建檔指南的通知》,幫助企業做好建檔工作。市化工轉型辦將對所有化工企業檔案進行匯總,并進行行業細分,進一步全面了解我市化工行業具體情況,根據行業分類情況對企業進行針對性指導。
我市化工轉型辦組織安監、環保等部門進行專題研究并下發通知,要求各縣區逐一核實確認化工園區外的化工生產企業與最近的村居、學校之間的直線距離(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填寫直線距離測量數。對全市化工企業特別是園區外化工企業情況進一步排查核實,確保安全距離內,不遺漏每一家企業、村莊和學校。下一步,我市化工轉型辦將根據化工產業發展規劃和化工園區布局情況,對化工園區(集中區)進一步進行清理整頓,并根據前期企業直線距離等情況,認真做好化工企業進區入園工作。
分享到:
責任編輯:董鋒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