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7-03-24 14:49:03
今年1月份,市政府印發了《推進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工作方案》。在3月23日召開的全市國資國企改革暨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工作動員部署會議上,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崔梅青對該工作方案進行了解讀。
“我市市屬國有企業在全市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從另一方面看,市屬國有企業‘小、弱、散’的問題十分突出。加快推進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實現國有企業由過去的多部門分散管理轉變為國有資產監管機構集中統一監管,有利于建立規則統一、權責明確、規范透明的國有資產監管體系,有利于推動國有資本布局結構的優化和規模整合,提高國有資本資源配置效率,解決國有企業‘小、弱、散’問題,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崔梅青介紹,集中統一監管實施范圍是指市委各部門、市政府各部門、各人民團體、各直屬事業單位對國家出資企業各種形式的出資所形成的權益。國家出資企業包括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國有資本參股公司。
根據對市屬企業資產、產權等基本情況的初步調查,目前全市共有23個市直部門、單位出資設立市屬國有獨資、控股和參股企業127家。其中一級企業即市直部門、單位直接出資設立的企業104戶,由上述一級企業出資設立的二級企業23戶。127戶企業中,已有20戶由市政府授權市國資委統一監管,其余107戶分散在其他22個市直部門單位進行管理。“調查摸底的127戶企業中,凡屬于正常生產經營的企業將全部納入集中統一監管。調查中未上報的、符合條件的,也將一并納入集中統一監管范圍。市屬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后,按《工作方案》實施集中統一監管。”崔梅青說。
《工作方案》規定:按照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的基本原則,市政府授權市國資委、市財政局代表市政府對企業國有資產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其他市直部門、單位不再履行企業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今后不再以各種名義投資設立經營性企業和經濟實體。另外,我市將按照積極穩妥、有序推進,依法操作、規范透明的原則做好該項工作。崔梅青介紹,今后,對納入實施范圍的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區分不同類別,實行分類監管。除授權市國資委對正常生產經營的企業國有資產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外,還授權市財政局對負有政府性債務企業、文化企業、地方金融類企業(含基金和融資性擔保公司)國有資產履行出資人職責。《工作方案》還提出,對嚴重資不抵債、停業停產、不具備正常生產經營條件的企業,國有產權不再劃轉,由原主管部門提出清理關閉、注銷清算的意見報市政府研究確定,并做好后續組織實施工作。“這類企業今后改革的方向是退出市場。”崔梅青表示。
根據方案,在前期初步調查的基礎上,我市將聘請、組織中介機構對市屬一級企業分批開展盡職調查,并逐戶形成調查報告。此項工作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盡職調查完成后,于今年年底前擬定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實施計劃,區分不同類別,確定各企業相應監管方式,列出分類監管企業名單。2018年開始產權劃轉和企業交接工作,辦理企業領導班子和黨組織關系移交手續,進行產權劃轉、工商登記變更、管理關系移交等工作。在集中統一監管工作基本完成后,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將根據市屬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方向,結合實際對各自監管企業進行重組整合,優化國有資本資源配置和布局結構。
(記者 裴慶力 通訊員 李會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