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7-02-06 14:07:02
近年來,博興縣牢固樹立“互聯網+”思維,把電子商務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來抓,堅持以爭創全國電商百佳縣為切入點,以助力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為著力點,以穩增長、增就業、惠民生為落腳點,強力推動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導、部門聯動、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科學管理、服務高效的電商工作機制;構建起了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具有博興地方特色的電商發展體系;編織起了以縣級為主體,鎮、村、企協同發展,寬領域、廣覆蓋的電商組織網絡;創建了特色鮮明、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電商模式,電商已成為博興新名片。
2013年8月,阿里研究中心在博興首次發布中國“淘寶村”現狀調研報告,灣頭村是國內已經發現的14個大型“淘寶村”之一;2014年5月,博興被確定為全省農村電商試點縣;2014年12月,錦秋街道成為全國第一批19個淘寶鎮之一;2015年1月,阿里“千縣萬村”計劃農村淘寶博興試點啟動,成為全省首個、全國第3個與阿里合作的試點縣;2015年5月,成功主辦以“互聯網+”為主題的山東省首屆“縣域電子商務大會”,有力推動了山東省與阿里集團的戰略合作;2015年6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到博興專題調研,形成了《“互聯網+”是發展農村六次產業的有效途徑》調研報告;2015年11月,被山東省商務廳授予全省首批電子商務示范縣;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央視2套大型紀錄片《五年規劃》第四集《天塹通途》中,對博興電商發展情況進行了宣傳;2016年5月,第三屆全國淘寶村聯盟大會在博興縣順利召開;同月,2015年度中國“電商百佳縣”榜單發布,博興縣連續兩年入選,山東省共有4個縣區入選,博興排名第一。全市3個淘寶鎮、22個淘寶村均集中于博興,占全省1/4,以草柳編、老粗布、藤制木制家具、廚具為依托的四個特色淘寶村集群初步形成,成為全國重要的淘寶村集群和電商基地。
博興縣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原則,電子商務發展呈現出了拉動效應集中釋放、綜合效益加快提升的喜人態勢。電商實現創業夢。電子商務催生了農村六次產業,使農戶變商戶,一業鏈多產,實現了就業創業,改變了生活生產方式,促進了家門口的城鎮化,全縣淘寶商戶突破1.2萬戶,直接從業人員4萬人,間接帶動周邊從業人員12萬人,促進了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和青年人、大學生返鄉創業,培育了新一代農民企業家。電商催生富民夢。2016年全縣農村電商交易額突破15億元。互聯網讓草根網商對接了全國大市場,激活了農村傳統經濟,使得博興的草柳編、粗布等老產業煥發新生機,實現了產品增值、農民增收。零就業家庭、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在博興的淘寶村里正逐漸消失,解決了農村治理的一系列問題,開辟了脫貧攻堅新途徑。電商助推強縣夢。圍繞電子商務普及和應用提升,博興縣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借力電商促進產業轉型、企業升級。骨干企業都建立了電商平臺,12大自建平臺規范運行,85%以上的中小企業應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工業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逐漸成為工業企業轉調創的新動能,促進了產業轉型、企業升級。2016年工業電商交易額達35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1/4。
博興縣委、縣政府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引領者、推動者、管理者和監督者,基于這種認識,博興結合經濟發展實際,找準結合點和著力點,強化“四大支撐”,營造了促進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良好環境。一是組織保障。成立縣長為組長的電商工作領導小組,設置專門機構和專職人員;把電商發展情況納入全縣科學發展綜合考核體系。二是要素保障。制定電商發展實施意見等4個配套文件,每年設立300萬元電商發展專項資金,人才、科技兩個1000萬元基金重點向電商傾斜。強化基礎建設,實現村村通寬帶,4G移動信號全覆蓋;連續實施國省道升級改造、農村公路網化及三通工程,農村硬化公路通達到戶;引進20多家知名物流快遞公司,實現物流配送全覆蓋,真正打通農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三是輿論宣傳。加強宣傳推介,放大媒體效應,多形式、多渠道宣傳電子商務知識,提高全民電商意識,激發全民電商熱情,形成全縣電子商務發展的良好氛圍。四是資源對接。與各大互聯網企業建立長期的咨詢、交流合作關系,彌補了技術、人才、信息的短板;做好電商產業園規劃建設。城東街道顧家老粗布電商產業園是全省最大的老粗布流通中心,輻射帶動從業人員從周邊村擴展到周邊縣,打響了博興老粗布的知名度;總投資5億元的錦秋街道草柳編電子商務產業園A區已建成使用,該產業園的運營將整合縣域內的相關電商企業,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營收水平及風險抵抗能力,為草柳編等傳統企業創造新的發展空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