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全部

濱城區:描繪更高水平小康社會新藍圖

來源:新銳大眾

作者:李劍橋 呂曉濱 李榮新

2017-02-05 14:38:02

■城市名片

國家衛生城市

全國科普示范區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

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

國家水利風景區

中國棉紡織之都

山東省文明城區

山東省最佳投資城市

平安山東建設先進區

山東適宜人居環境城市

山東服務業發展重點城區

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城區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縣(區)

全國百佳國稅地稅合作縣級示范區

11.jpg

黃河,孕育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明的母親河,蜿蜒曲折,奔流萬里,歷經百轉千回,一路奔向大海。

在歷史悠久、神奇而古老的黃河岸畔,充滿活力的濱州市濱城區迅速崛起。作為濱州市唯一市轄區駐地,濱城區以其獨特的地理人文經濟優勢,成為黃河三角洲一顆璀璨明珠。

這里,是環渤海經濟圈、濟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開發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疊加地帶,成為環渤海重要節點城市和新的經濟增長極。獨特區位優勢的背后,蘊藏著巨大發展潛力。

這里,有精心打造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杜受田故居和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三河湖風景區,融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于一體,彰顯城市醇厚底蘊。

這里,德龍煙鐵路、黃大鐵路,205國道、220國道,濟濱東高速、榮烏高速、津汕高速等交通主干線縱橫交錯,穿越境內,成為人流、物流、信息流集聚的國家級交通運輸主樞紐城市,讓濱城走向全國各地。

22.jpg

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5年來,濱城區緊緊圍繞“1241”總體思路,立足“兩個定位”、樹立“三種意識”、開展“三爭雙比”,搶抓機遇乘勢而上,轉型攻堅砥礪奮進,從嚴治黨凝心聚力,實現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重大突破。

今年,濱城區綜觀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準確把握歷史方位和區域定位,科學謀劃,瞄準聚焦爭先進位,全面走在前列,濱城區委書記張寶亮提出,“立足‘黃河三角洲產城融合示范區、京津冀城市產業轉移新高地、環渤海地區重要節點城市’三大定位,抓好黨建第一要務,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解放思想總統領,聚焦‘科技創新、城鄉統籌、改革開放、民生改善、環境優化’五大重點,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33.jpg

數據濱城:

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實現新突破

數據最有說服力。

5年來,濱城區傾力打造濱城經濟升級版,堅持一手抓存量優化,一手抓增量培育,增量與提質并重,轉型與升級同步,厚植產業優勢,經濟結構趨優,經濟運行穩中求進。

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5%,2016年預計實現416億元,總量列全市第二位;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5.2%,2016年預計實現357億元,總量列全市第一位;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2016年預計實現105.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0.7%,2016年預計實現193.7億元;

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分別為10%、15.1%,分別達到31706元、14904元;

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分別年均增長18.2%、16.3%,2016年分別實現907.5億元、736億元,總量均居全市第一位。

在濱州市科學發展綜合考評中,連續兩年列第一位。在2015年全市第二次科學發展現場觀摩中,歷史性奪得第一名。

2016年,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3.11:44.16:52.73,三產占比較2011年提高6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1%,在全市率先實現“三二一”產業發展格局和三產占比過半。

累計引進新設立金融機構22家,總數達到66家,提升了金融服務能力,區域金融中心地位凸顯。濱城區首家民間資本管理公司——濱州市濱城區匯銀民間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山東三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美世聯合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兩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市農商行組建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50.2億元,增長12.5倍。

透過一組組數據,折射出濱城區主要經濟指標平穩較快增長,經濟結構更趨合理,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塑造出特色獨具的品牌和優勢。

44.jpg

活力濱城:

投資的洼地、創業的高地

優化環境打造新優勢。

5年來,濱城區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創新政務服務中心管理和審批機制,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打造全市審批流程最短、時間最快、效率最高、服務最優的一流政務服務中心,全面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成為投資的洼地、創業的高地、百姓的福地。

特色產業招商累計引進區外資金238.2億元,其中過億元項目43個、世界500強企業5家,與3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大唐熱電、北汽江森、友泰科技、大連萬達、頤高國際等一批重量級項目相繼簽約落戶、竣工投用。其中,投資18.7億元的中瀝含酸重質油、8億元的中海管道原油管線項目濱州站投產運營;投資30.2億元的東郊供熱中心即將部分運營,投資19億元的北汽江森電池項目即將開工建設,投資11億元的山東高信化學項目簽約落地;投資12億元的萬達廣場開業運營,成為全市檔次最高、體量最大、業態最優的國際化城市綜合體;投資5億元的萬中廣場成功運營;總投資35.5億元的“四大物流園區”加快推進,商貿流通更加繁榮;投資20億元的頤高國際電商產業園穩步推進;總投資1.4億元的64個林水項目全面完成。

堅持統籌與協調并舉,全力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心城區承載能力大幅提升。投資近16億元,實施棚改項目39個,建設安置房7614套、76萬平方米,2016年城鎮化率增至72.3%,提高11個百分點。投資6.8億元,完成東區城建項目158個,建成北海公園、白鷺湖公園等景區5個并相繼開放。綠化面積達到149萬平方米,比2011年增長18.9%,“十二五”末,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8.9平方米,形成了大空間、大綠地、大水面的城市布局。

投資5.8億元提前一年半在全市率先整建制完成城鄉“四化五覆蓋”工程,高標準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和城鄉環衛一體化全覆蓋驗收。累計投資6.2億元,升級改造農村公路1243公里、新建改建農村危橋81座,完成生命安全防護工程540公里,率先整建制完成“三通”目標任務。投資3000萬元改造農村旱廁3.37萬戶,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美麗鄉村建設步伐加快,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德大鐵路順利通車,濱州火車站啟用,圓了幾代人的“火車夢”。投資9.6億元的黃大鐵路建設進度全線領先,濟濱東高速濱城段、新南外環路、“四路三橋”竣工通車。成功入選全省第三批村級公路網化示范區,農村路網建設全面提速,濱城交通正越來越便捷、越來越高效。

55.jpg

幸福濱城:

財政資金80%以上投向民生

百姓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5年來,濱城區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共享中共建,在共建中共享,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民生事業累計投入財政資金116億元,占總支出的83.5%。

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迅猛。投資5.6億元改建城鄉中小學38所,“全面改薄”年度任務圓滿完成。投資2800萬元,購置校車70輛,基本實現中小學“平安校車”全覆蓋。教育信息化“321”模式全國推廣,全市率先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評估認定。全面推進解決中小學大班額項目,今明兩年投資16億元,新改建中小學21處,解決城鄉近3萬名孩子的入學難題。實施“初中進城”工程,建成容納3600名學生的東城中學;投資3.6億元,建設容納4000名學生的國家級中等職業教育示范學校。濱州市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建成投用。探索推行“中心館+分館”模式,建成圖書分館10處、文化分館5處、農家書屋599個。建成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539家,覆蓋率達到90%。

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持續提升。總投資2.5億元的市立醫院、97所村級標準化衛生室和10家基層醫療服務機構建成投用,構建起“步行15分鐘醫療服務保障圈”。實行鄉鎮住院起付線以上全報銷制度,累計報銷金額2563.3萬元,近2萬名農村居民受益。成功創建“全省慢病綜合防控示范區”,順利通過“山東省藥品安全示范區”驗收。

社會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全區養老機構、床位分別達到99家、5829張,均居全市第一位,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增長了6倍,日間照料服務實現城市社區全覆蓋。城鄉低保標準每人每月分別提高到500元、315元,分別是2011年的1.4倍、2.5倍;農村五保對象全部實現集中供養,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6300元,是2011年的2倍;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補貼標準每人每年增至420元。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實施脫貧攻堅“六大工程”,全區57個貧困村“摘帽”,4500余名貧困人口脫貧。投資2000萬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惠及18萬人口。積極推進社會治理“三化”機制建設,“四型五網六隊”更加完善,“1+1”警務助理模式全省推廣,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站實現全覆蓋。

66.jpg

創新濱城:

連續十年蟬聯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稱號

創新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

5年來,濱城區創新發展步伐加快,向“雙創”要效益和質量。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市級以上“一企一技術”創新企業分別達到8家、51家、15家,完成工業技改投資134.9億元,年均增長36.1%。專利授權量、注冊商標、山東名牌、市長質量獎分別新增4222件、747件、20件、5個,連續10年蟬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稱號。截至2016年,民營經濟主體達到5.4萬家,穩居全市第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46.1%,居全市第一位。亞光集團產品設計引領全國行業標準,中裕集團打造起現代循環農業發展新樣板,成功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未來發展,濱城區將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打造特色產業新優勢。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新舊動力轉換,培植壯大產業集群,每年篩選出10強企業,實施大企業發展戰略計劃。支持濱化、高信化學等企業加大技術投入和科技研發,打造新材料基地;支持中瀝、友泰等企業推進產品升級換代,打造全國馳名新型油化工基地;支持亞光、華紡等企業強化品牌創建,打造全國知名家紡基地;支持北汽江森、亞泰雅德等企業拉長產業鏈條,集聚汽車零部件產業,打造黃河三角洲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支持中裕、隆達等企業發展循環經濟,打造輻射全國的農副產品加工基地。

實施中小企業創業創新、互聯網+、育苗扶壯工程,培植一批小而專、小而精的民營企業群體,年均新增私營企業1000戶,加速形成獨具濱城特色的集群經濟。到2020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企業40家,打造化工產值過500億元、紡織產值過100億元兩大產業集群。

大力扶持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四新”經濟和以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為主導的“四眾”模式,最大限度地釋放全社會創新潛力。大企業抓自主研發,中小企業抓產學研結合,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積極引進轉化先進科研成果。今年,引導5家規模以上企業與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十三五”末達到15家。

77.jpg

生態濱城:

打造“養生休閑地”

和“旅游目的地”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生態品質。

突出高效生態主題,提升農業品牌。圍繞“兩河”流域,建設特色農業長廊,發展旅游農業、城郊農業、休閑農業,打造周邊地區的“養生休閑地”“旅游目的地”“現代農業發展先行區”。突出抓好京津冀優質蔬菜供應基地、“糧林果蔬”4個萬畝片區、黃三角優質小麥產業化示范基地等重點項目建設,打造綠色優質“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加快黃河主題公園、沿黃騎行綠道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沿黃現代農業“金腰帶”。以智能化模式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計劃,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形成接二連三、隔二連三融合發展新模式,提高農業附加值和競爭力。

加快品質濱城建設步伐,按照高標準規劃,特色化定位,把老城做新,新城做靚。圍繞老城改造、東區開發,建設數字城市、智慧城市、綠色城市、海綿城市,全面實施綠化、美化、亮化提升工程,突出抓好交通、能源、供氣、供熱、污水治理、垃圾處理等配套設施。鞏固“全國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數字城管建設,抓實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實現對城鄉精準精細管理。

加快特色小鎮建設。按照特色鮮明、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原則,利用資源、區位、人力等優勢,打造地域品牌。三河湖鎮發揮全國重點鎮和自然生態優勢,打造江南風情休閑小鎮;楊柳雪鎮突出承接市區輻射和紅色資源優勢,打造綠色宜居紅色小鎮;秦皇臺鄉搶抓鐵路物流園區規劃建設機遇,打造物流帶動型商貿小鎮;濱北街道挖掘鳳凰古城底蘊,發揮杜受田故居輻射帶動力,打造古韻風情文化小鎮。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共建美麗幸福家園。

優化環境打造新優勢。加快生態家園建設,加大新立河、秦臺干溝水體治理,實施污水處理廠改造提升、人工濕地建設工程。推進濱州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爭創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園區。打造文明有序社會環境,發展文化產業,充分發揮懷周祠、杜受田故居、烏龍塘等區政德教育基地作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四德”建設深入展開。

“決勝全面小康,全面走在前列,必須拿出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勁頭,只爭朝夕,大干當前,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未來5年,濱城區將按照綜合實力更加強勁、改革紅利更加普惠、城鄉發展更加協調、生態環境更加優美、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社會文明更加進步‘六個更加’的目標,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談到今后工作方向,濱城區區長張瑞杰說。

過去5年的辛勤付出,繪就濱城大地負重奮進、彎道超越的壯麗畫卷;

展望未來的發展目標,濱城區將凝聚全區上下“學標桿、爭一流、上水平”的強大合力,奮力譜寫干事創業、圓夢小康的輝煌篇章。

記者 李劍橋 呂曉濱 李榮新

[責任編輯:楊凡、王佳亮]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濱州12345熱線大數據公布:三農問題排首位

山東省兩會召開之際,直通12345推出數據大餐,梳理2016年山東各地的12345熱線、政務熱線等民生平臺的受理情況,匯總各地百姓最關心、最期盼...[詳細]
齊魯網 2017-02-06
省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開幕 濱州團39名代表參會

省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開幕 濱州團39名代表參會

6日上午9:00,山東省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在濟南隆重開幕。[詳細]
齊魯網 2017-02-06

省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濱州代表團成立 張光峰被推選為團長

2月5日上午,省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濱州代表團在濟南成立。張光峰被推選為代表團團長,崔洪剛、祁維華被推選為副團長。[詳細]
濱州日報 2017-02-06

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2017年工作會議召開

2016年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21億元,增長22.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5億元,增長16.6%,地區生產總值164.8億元,增長12.4%...[詳細]
魯中晨報 2017-02-05

厲害了!濱州入圍GDP全國百強 列第81位

截至1月20日,全國大部分城市的去年經濟運行數據已經公布,根據信息匯總,2016年中國城市GDP(經濟總量)100強排名出爐。山東17個省轄市中,1...[詳細]
濱州網 2017-02-05

5年間濱州全市取得重要科技成果716項

近5年來,我市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全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716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獲省科學技術獎39項...[詳細]
濱州日報 2017-02-04

濱州市居民醫保改革處處體現“人性化”

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作為帶有社會福利性質的一項重要社會保險制度,讓參保人員得到最優惠的醫療保險待遇是其根本內涵。2014年,我市城鎮居民基...[詳細]
濱州日報 2017-02-04

濱州等4市與京津冀對接簽約400多個項目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當前我國三大國家戰略之一。憑借著有利的區位優勢和雄厚的產業基礎,濱州、德州等地主動對接,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機...[詳細]
鳳凰山東 2017-02-04

濱州補選陳必昌、祁維華為省人大代表

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透露,山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于2017年2月6日至11日在濟南舉行,會期6天。濱州代表團又填...[詳細]
濱州日報 2017-02-04

博興縣紀委十三屆二次全體會議確定2017工作要求

2月4日,博興縣紀委十三屆二次全體會議召開,明確提出了今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總體要求。[詳細]
齊魯網 2017-02-04

濱州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召開總結表彰大會

2月3日上午,濱州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召開總結表彰大會,回顧總結2016年工作,安排部署2017年工作。市人大常委會第一副主任祁維華出席會議并講...[詳細]
濱州日報 2017-02-04

張光峰到鄒平縣調研 要求抓好城鄉統籌發展

2月3日,濱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光峰到鄒平縣調研。[詳細]
濱州日報 2017-02-04

沾化加快經濟轉型升級 加速融入濱州主城區

隨著“兩區一圈”開發縱深推進,濱州市納入“十三五”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環渤海高等級公路、秦濱高速、沾張高速和黃大鐵路、濱港鐵路二期...[詳細]
濱州日報 2017-02-03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