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7-02-06 14:06:02
劉梅生1959年出生于沾化區泊頭鎮蘆洼村,現為泊頭鎮敬老院院長。多年來,他熱心幫助鄉親增收、真誠敬老助殘的事跡在當地廣為傳頌。
蘆洼村自上世紀40年代就開始種植西瓜,雖然西瓜味甜、汁多、瓤脆,但由于種植規模小,零散,群眾增收效果不明顯。2009年5月,劉梅生成立了沾化區泊頭西瓜專業合作社,這是全市第一家西瓜專業合作社。同年6月,合作社注冊了“暑來爽”商標,西瓜上市后,憑著脆甜的口感迅速火爆市場,產品銷往浙江、江蘇、上海等地。在劉梅生的帶動和幫扶下,蘆洼、官莊等7個村莊的700多戶群眾通過種植西瓜發家致富,每年栽培面積在1萬畝以上,年銷售收入達2500萬元。劉梅生還捐款3萬余元幫村內硬化了道路,出資9萬余元為瓜農安裝地磅、建設場地管理房,極大地方便了西瓜銷售。2011年3月,蘆洼基地被國家農業部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確定為國家綠色食品基地。
村民富了,劉梅生又尋思怎樣更好地為群眾服務。2012年4月,他主動要求擔任泊頭鎮敬老院院長,用實際行動為老人服務。劉梅生和護理人員悉心照顧68位老人的生活起居,尤其注意觀察每位老人的情緒變化,竭力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有的老人家中有親近的晚輩結婚,想去又不便去時,劉梅生就開著自己的車拉著他們去參加婚禮,并代表老人送上禮金,讓老人們有面子。平時如果有老人需要去醫院看病,劉梅生就開車帶他們去。有一年,呂同伍老人患腦血栓,劉梅生來不及多想就背起他輕放到車上送往醫院,由于救治及時呂同伍老人逐漸康復;一次牟雙喜老人犯腦血栓,劉梅生急忙把他送到區人民醫院,并推著老人到相關科室檢查。
2013年以來,劉梅生拓寬思路,創新“以園養院”模式。在區民政局及鎮黨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敬老院建設生態園,在上級資金未及時到位的情況下,他個人墊資50萬元。敬老院先后建起了現代化無公害蔬菜大棚4座;豬舍3排720平方米,現有存欄母豬21頭;羊舍1排240平方米,引進波斯種羊及羊崽50只;雞舍1排9間240平方米;5畝“百果園”,引進葡萄、杮子、核桃、蘋果等優質果樹共500余株。生態園建成后,院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他們還可以自愿參加勞動并得到一定報酬。生態園年經濟效益可達40萬元。
劉梅生說,今年將開建二期工程,計劃投資120萬元擴建畜牧養殖區一處,引進渤海黑驢、魯西黃牛養殖等項目,2018年前打造出綠色無公害養殖品牌。未來5年,力爭實現敬老院自給自足,不再要政府一分錢。
各級民政部門和鎮政府每年專項撥款加上生態園的收入,敬老院有了結余,劉梅生打算用結余的錢建立一個專項基金,用于救助社會上的失學和殘疾兒童以及部分分散供養的鰥寡孤獨老人,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政府的關懷。
據了解,劉梅生還在探索“一院兩制、全托服務”的機構養老模式,在保證集中供養的五保老人安居幸福生活的基礎上,拿出敬老院的空閑設施向社會提供有償養老服務,在敬老院里建設“托老所”,接收那些由于子女工作繁忙,不能得到及時照顧的老年人。對這類人群在生活標準、服務質量、硬件設施條件等方面實行不同的管理制度,讓更多的老人享受高品質的生活。
2013年以來,劉梅生個人各種捐款達10萬余元。2016年,他被省委組織部表彰為“齊魯先鋒”,泊頭鎮敬老院也被省民政廳評為“山東省一級五保供養服務機構”。
記者 管林忠 通訊員 高占根 王建彬 呂漢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