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3日訊 近年來,濱州堅持向開放要活力,搶抓“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全面擴大對外開放,拓展“走向全球”的路徑,加快“走遍全球”的步伐,聯通世界、鏈接全球,全力打造高水平開放新高地,連續7年入選“全國外貿百強市”。
基礎設施“硬聯通”是加快對外開放的一項重要支撐。近年來,濱州著力構建內暢外聯、立體多元、高效快捷、綠色低碳的綜合交通運輸體。完善對內快捷、對外連通的區域交通體系,打通“斷頭路”、升級“老舊路”、建設“快速路”,以路網建設“快速度”鋪就城市發展“快車道”;主動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加快建立面向東盟、歐美、日韓、非洲等的產業、貿易大市場,用好“贏聯盟”“濱新歐”“濱海歐”等貨運通道,打造陸運、海運一體化國際物流體系;穩步推進“四港聯動、四網聯通”,構建“六高五鐵十專線十高速”、港口機場立體交通格局。
津濰高鐵(無棣段)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孫永軍告訴記者“通車之后,交通就更加便利了,這就帶來更多的資源,包括人才、技術、招商引資也會更加有優勢,帶來更多的新興產業。”
做實推進高水平開放載體。濱州全力推動發展平臺提級、招引平臺提質、外貿平臺提效。提升各級開發區、高新區、工業園區、特色園區的發展能級,讓經濟發展主引擎、主戰場、主陣地更加“名副其實”;建立“1+1+N”工作機制,用好“一中心四駐辦”,大力實施招商引資、工業經濟、項目建設決戰決勝行動;建好用好保稅物流中心、跨境電商綜試區等,聯動外資、外企、外經、外貿、外事、外胞,讓各類資源要素在濱州集聚集散、融匯融通、賦能賦效。日前,全國唯一一個“特色產業帶貿易發展與標準合作(濱州)創新基地落戶濱州,該基地集貿易促進、標準制定、技術創新、品牌培育于一體,將有力促進濱州市特色產業帶的貿易增長和國際影響力。
濱州市貿促會會長楊君華介紹,這個基地的創設是基于推動濱州外貿行業產品對標國際標準,為下一步的產品出海提升品質和層次,從而增加產品的競爭力。
秉持“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的理念,為外貿企業揚帆出海提供堅實的服務保障。幫助企業熟法規、通路徑,建設全省第2家“企業合規師培訓基地”,順利取得中國—東盟、中國—巴基斯坦自貿協定項下原產地證書簽發資格。為濱化集團、中裕食品、瑞鑫集團等企業辦理7份出口商品品牌證明書,數量居全省前列。為企業簽發原產地證明、商事證明、領事認證等各類簽證7628份,涉及貿易額近69億元。
山東康多多水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浩告訴記者“我們六月份的采購額度是40多條貨柜,自從改用我們區里自己的清關代理公司之后,我們的清關服務費每條貨柜節省了5000多元,我們40多條貨柜一共節省了20多萬。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資金更安全、通關效率更高,對我們企業來說這樣大大增加了利潤效益。”
政府與企業一道拓市場、搶訂單。今年以來,已組織企業相繼參加了廈門中跨展,中國山東-委內瑞拉農業合作交流會、哈薩克斯坦江布爾州經貿交流會,對話金磚-山東企業創新發展交流會、“對話山東-日本·山東產業合作交流會”等活動。目前,濱州已與18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合作關系,還與13個國家的14個城市建立了國際友好城市關系。隨著濱州開放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選擇來訪濱州并與濱州開展合作。今年以來,濱州已經接待外國高層級參訪團體10批次180余人。
濱州主動順應開放大勢,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正在加速形成。今年上半年,濱州實際利用外資增長6.2%,增速保持全省前3位,新增外貿實績企業195家,跨境電商貿易額增長近70%,外貿進出口總額達647.3億元,增長12.8%,居全省第5位,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