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全部

濱州:新質生產力“入海” 以“綠色低碳”賦能“藍色經濟”?

來源:閃電新聞

作者:

2024-09-23 09:41:09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3日訊 濱州市加快海上清潔能源項目建設,推進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提升海洋“含綠量”,賦能“藍色經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位于無棣的正海海洋牧場是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在牧場10萬畝牡蠣養殖區,漁民們正分批將載有近江牡蠣苗種的40多萬個吊籠捆綁在浮綆上進行吊養,近江牡蠣的養殖不僅經濟效益可觀,帶來的生態修復效益同樣顯著。

濱州正海藍色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助理杜巖松對記者,牡蠣在生長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鈣,也就是它的外殼,經過我們的測算,一千克的二氧化碳,能夠形成一千克的碳酸鈣,也就是在固碳方面它是等量的固碳。

除了固碳,牡蠣強大的濾食和濾水作用還能夠有效凈化水質,當地每年投放近兩億粒近江牡蠣苗種,長至成年后可實現年凈水400億升,固碳60多噸。

濱州市海洋發展研究院研究員鄭述河介紹“除了近江牡蠣外,我們還實現了長牡蠣、三倍體牡蠣、毛蚶、雜色蛤等4種貝類的自主繁育,現在濱州海域貝類生物總量達22萬噸以上,每年可移除22萬噸二氧化碳,實現了經濟生態雙提升。”

濱州市持續推動“蝦貝蟲魚”產業向“新”而行,累計投資3億元,建設“渤海貝倉”省重大項目,目前貝類設施化養殖基地達到20萬畝,年產貝類3000萬斤,它的碳匯價值,相當于6122畝的森林,逐步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多元共贏”的高質量融合發展之路,全力打造海洋循環經濟特色專業鎮齊魯樣板。

此外,濱州市立足沿海資源稟賦,加快實施雙碳戰略,積極培育海上新能源產業,正逐步構建起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態體系。眼下,國內首個批復的立體分層確權光伏用海項目正在沾化有序建設。項目已納入國家第三批大型風電光伏發電基地建設清單,預計2024年底全容量并網投產。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成為山東省最大的單體新能源項目之一,每年可提供綠色清潔電能12.82億度。

濱州市加快現代海洋牧場建設,提升牧場生態化、信息化、裝備化水平,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堅持綠色低碳、創新驅動、集聚發展,重點發展海洋精細化工,培育壯大海洋新材料,發展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加快海洋鹽化工、石油化工等產業鏈條深度拓展、跨界融合、增值延伸,推動海洋化工綠色高端發展。

濱州臺 紀向東 濱州報道

[責任編輯:王飛飛 王春雷 楊本敬 郭常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濱州中行無棣支行:守住“錢袋子” 幫您識假幣

濱州中行無棣支行:守住“錢袋子” 幫您識假幣

濱州中行無棣支行積極進行反假貨幣知識宣傳。下一步,濱州中行無棣支行將持續開展現金管理方面宣傳活動,提升全社會愛護人民幣意識和防范假...[詳細]
閃電新聞 2024-09-22
金融科普接地氣|中國銀行濱州分行“防詐集市”護航百姓錢袋子

金融科普接地氣|中國銀行濱州分行“防詐集市”護航百姓錢袋子

中國銀行濱州分行將繼續踐行“金融為民”,擔當社會責任,開展更多金融知識普及活動,為推動金融教育“直達基層群眾”、提升社會公眾的金融...[詳細]
閃電新聞 2024-09-22
銘記歷史 強我國防丨2024年“全民國防教育日”主題活動在濱州陽信舉行

銘記歷史 強我國防丨2024年“全民國防教育日”主題活動在濱州陽信舉行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1日訊 9月21日是第24個“全民國防教育日”,各地開展多種活動,提升全民國防素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詳細]
閃電新聞 2024-09-21
濱州城管召開市城區共享單車規范管理工作會議

濱州城管召開市城區共享單車規范管理工作會議

9月20日,濱州市城管局組織召開市城區共享單車規范管理工作會議,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濱城區城管局、開發區城管局、主城區相關街道辦...[詳細]
閃電新聞 2024-09-20
全國愛牙日|沾化區幼兒在趣味活動中點亮口腔健康意識

全國愛牙日|沾化區幼兒在趣味活動中點亮口腔健康意識

濱州市沾化區通過開展口腔健康主題教育活動,增強學生護牙意識,學生豐富愛牙常識,養成清潔口腔的好習慣。[詳細]
閃電新聞 2024-09-20
2024年“魅力濱州 孫子故里”突尼斯青年文化交流團舉行開營儀式

2024年“魅力濱州 孫子故里”突尼斯青年文化交流團舉行開營儀式

本次活動是濱州市接待的首批非洲青少年游學團體。[詳細]
閃電新聞 2024-09-20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