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全部

腸息肉會變成腸癌嗎? 聽聽濱醫附院結直腸疝外科專家怎么說

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作者:

2024-04-23 14:20:04

在剛剛過去的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濱州市公布了2023年度濱州癌癥患者數據:去年,我市共檢測癌癥患者11615例,其中,男性發病前5位癌癥中,結直腸癌位列第2位,女性發病前5位癌種,結直腸癌位列第4位。

  同樣,根據國家癌癥中心2024年3月發表于《中華腫瘤雜志》的《2022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中數據表明,2022年結直腸癌新發病例數位于惡性腫瘤第二位,約51.71萬,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正呈現上升趨勢,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存在。

  而結直腸癌初期癥狀不明顯的發病特點也讓很多市民擔憂:做腸鏡發現了腸息肉,會轉變為腸癌嗎?日常生活中,出現什么樣的癥狀需要及時就醫?到底如何才能避免結直腸癌的出現?……

  對此,濱醫附院結直腸疝外科主任蔣宏進行一一解答。

  結直腸癌發病率逐步提升并有年輕化趨勢

  看到最近的癌癥發病統計數據,不少市民會有疑問,為什么結直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了,甚至超越了一直以來都位列前幾位的胃癌?

  對此,蔣宏解釋,結直腸癌與“吃啥”關系密切,近年來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是結直腸癌發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關數據表明,我國結直腸腫瘤發病率因地域及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而存在區別:城市結直腸癌發病率高于農村;南部發病率最高,中部地區最低。總體來說,經濟水平較發達地區的結直腸癌發病率要高于經濟欠發達地區。

  “結直腸癌的確切病因尚不明確,其高發病率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大量研究證據表明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是由遺傳、環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蔣宏說,除去遺傳因素,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造成了結直腸癌發病率連年升高。

  濱醫附院結直腸疝外科曾經收治過好幾例夫妻均患結直腸癌的病例,“老太太確診為結腸癌,經過手術治療后治愈出院。過了一段時間,老頭又感覺不適來門診就診,確診為直腸癌?!笔Y宏說,詳細詢問病史,老兩口平時很少食用新鮮蔬菜水果,長期食用“咸菜”“蝦醬”等腌制食品。

  “濱州處于東部沿海地區,本地居民多喜歡食用紅肉及腌制食品。過量攝入紅肉和加工肉品、腌制食品,過多脂肪蛋白質的攝入、缺乏膳食纖維等都會導致結直腸癌發病率升高?!笔Y宏解釋,另外,缺乏足夠體育鍛煉,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吸煙和過度飲酒等都可能增加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除此之外,結直腸癌發病率隨著年紀增長而上升,40至44歲之后上升明顯,80到84歲達到最高,男性各年齡組發病率均高于女性。此外,蔣宏提示市民,近年來,結直腸癌的發病也存在年輕化趨勢,“門診上20到30歲的患者也有,我們還曾接診過一名18歲的腸癌患者?!?/p>

  大部分結直腸癌由腸息肉演變而來

  盡管上述諸多因素可能增加結直腸癌的風險,但并非所有人都會因為這些因素而患病。結直腸癌的發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但毋庸置疑的一點是,腸癌大多是由腸息肉演變而來。

  蔣宏表示,腸息肉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大部分大腸癌(包括直腸癌、結腸癌)是由大腸腺瘤性息肉演變而來的。腸息肉發展成腸癌的時間因人而異,通常需要5到15年時間。但也有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可能進展較快,時間會縮短至2至3年。

  如果市民在體檢過程中發現腸息肉的存在,是否需要切除呢?

  “這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息肉的大小、數量以及是否存在不適癥狀等?!笔Y宏稱,腸息肉的發展過程一般較為緩慢,從小息肉到大腸癌的轉變需要經歷一系列的步驟,“腸息肉分為幾種類型,其中腺瘤性息肉具有較高的癌變風險,而炎癥性息肉一般不會發生惡變。腸息肉若無癥狀,可能在體檢時偶然發現。若有癥狀,如便血、腹痛、大便性狀改變等,應及時就醫,根據息肉的大小、位置和性質決定具體的治療策略。”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早期結直腸癌可能不會有明顯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癥狀才會逐漸顯現。那出現什么樣的癥狀需要及時就醫呢?

  “結直腸癌的發病特點主要包括排便習慣改變、糞便性狀改變、腹痛、腹部腫塊、貧血、體重下降等。”蔣宏說,比如排便次數增多,腹瀉與便秘相交替,直腸癌會有里急后重感,晚期會出現急性腸梗阻表現,“另外還可能出現糞便表面帶血及黏液,甚至出現膿血便、血便,大便性狀改變?!?/p>

  “腸癌發病高危人群更需注意,如一級親屬具有結直腸癌病史;本人有腸道腺瘤病史,患有8到10年長期不愈的炎癥性腸病,檢查發現糞便潛血試驗陽性,長期存在慢性精神刺激等情況,應定期進行結直腸癌篩查?!笔Y宏表示。

  保持良好生活與飲食習慣 預防結直腸癌發生

  結直腸癌的發生與“吃”息息相關,而且據相關數據統計,糖尿病患者的結直腸癌發病風險是健康人群的1.2至1.4倍,肥胖也會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因此,結直腸癌的預防主要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飲食習慣、適量的體育活動以及規律的篩查來降低發病風險。

  “有效的預防措施包括減肥、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合理平衡膳食,減少紅肉類及腌制品攝入,多食粗糧、多吃蔬菜水果、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定期篩查等?!笔Y宏說,要保持健康樂觀心態與良好的社會精神狀態,減少環境致癌因素接觸,如化學、物理、生物等致癌因素,市民也要注重自體健康管理,了解遺傳、免疫、內分泌因素的促瘤作用。

  由于發病前期癥狀的隱匿性,結直腸癌篩查是預防結直腸癌的關鍵措施,對不同性別、年齡和不同遺傳因素的人群進行健康體檢、腫瘤篩查,早期發現癌癥或癌前病變,早期治療,可有效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年齡到40歲以上,每5至10年就應該進行一次腸鏡檢查,如果存在高危因素,相應檢查間隔時間也應縮短?!笔Y宏說,結直腸癌的篩查方法多樣,如果篩查對象拒絕直接接受腸鏡檢查,還可以選擇糞便隱血試驗(FOBT)、糞便免疫化學檢測(FIT)及多靶點糞便FIT-DNA檢測、膠囊內鏡、檢測血液腫瘤指標等方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