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9日訊 8月9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大干2023奮勇爭先向前·亮進度——發展品質越來越高”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財政局專場。邀請濱州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胡云江,濱州市財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濱州市財政保障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新聞發言人朱波,介紹今年以來,濱州市財政局提升發展品質,推動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胡云江介紹,今年以來,濱州市財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推動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財政收支實現平穩運行,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從目前情況看,市財政局承擔“1+8+1”重點工作任務12項,全部按時序進度推進。
頂壓奮進,財政收支平穩運行。
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全市各級財政部門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努力克服產能轉移、重點稅源下滑、政策性減收等因素疊加影響,堅持財稅協同、部門協作、市縣聯動,全力保障財稅收支實現“雙過半”。收入方面,上半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0.04億元,增長6.5%,完成年初預算的55.6%,其中稅收收入103.24億元,增長3.7%,完成預算的51.2%。支出方面,嚴格落實“黨和政府帶頭過緊日子”要求,大力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實施最嚴格的支出預警監控,集中財力保重點、保民生。上半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4.89億元,增長4.0%,完成預算的53.9%。
服務大局,支持發展加力提效。
今年以來,市財政部門始終堅持財政工作政治屬性,把部門工作放到全市經濟發展大局中思考定位,持續強化政策集成、資金投入、財金聯動力度,發揮積極財政政策對經濟支撐、引導、撬動作用,全力支持發展品質加力提效。強化政策支撐。支持實施成就企業家夢想行動,落實制造強市建設各項政策措施,加力推進省市“穩中向好、進中提質”6批政策清單落地落實。持續深化財政資金股權投資改革,市財政累計滾動投入資金2.05億元,撬動銀行等金融機構增加授信額度10億元。發放各類消費券超過1200萬元,推動汽車、零售、餐飲、文旅等行業加速回暖。強化資金引導。今年以來,爭取2023年新增專項債券145.71億元,為全市重點項目提供了急需資金支持。爭取上級轉移支付152.1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2.8%。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行動計劃,2023年以來落實獎補資金2630萬元,惠及中小微企業207家。強化財金聯動。組建市屬一級融資擔保集團,采取“集團+子(分)公司”模式,構建市縣一體化管理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充分發揮增信、分險、賦能作用,2023年以來新增擔保、再擔保業務27億元,同比增長318%。支持科技支行建設,市縣兩級財政為科技支行授信的扶持企業提供20%貸款貼息。
用情用力,持續保障民生改善。
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財政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市各級財政部門不斷強化資金統籌,優化支出結構,加快支出進度,為重點民生領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完成188.45億元,增長1.6%,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達到77.0%。全力保障群眾就醫入學。2023年以來,濱州市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達到每人每年640元,城鄉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由84元提高到89元,累計撥付市級及以上醫療衛生資金8.55億元。同時,爭取中央和省級教育資金4.75億元,籌集市級教育發展資金3.06億元,加大教育“強基礎、補短板、促公平”保障力度。全力推進群眾安居樂業。統籌資金1.5億元,支持老舊小區、棚戶區和農村危房改造穩步推進;安排市級補助資金300萬元,推進主城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撥付資金1.51億元,落實穩就業促創業各項扶持政策,支持新設鄉鎮公益崗2.36萬個。統籌資金1229.5萬元,用于市級文化館、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全力提升生態環境質量。今年以來,濱州市安排生態文明建設資金4.99億元,在全省率先完成2022年度縣際流域橫向生態補償資金兌付工作。全市水污染防治資金預算執行率連續兩年達到92%以上,獲得省級督查激勵財政資金500萬元;保障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獲得上級財政獎勵資金1000萬元。全力支持鄉村振興。加大財政支農投入,爭取省以上支農資金25.89億元,博興縣被確定為省級10大現代農業強縣,獲得省級獎補資金1億元。踐行“四水四定”,籌集資金11.72億元,支持22項重點水利工程建設?;I集資金3.9億元,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獲得省政府督查激勵獎勵資金600萬元。兌付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5.95億元,惠及農戶44.95萬戶。撥付資金2625.79萬元,用于戲曲進鄉村、農家書屋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創新突破,財政治理改革縱深推進。
強化數字財政建設。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提檔升級,濱州市作為全省第一批試點市,率先實現預算一體化系統全模塊貫通。深化財政票據電子化改革,全市1401家單位實現財政電子票據實時在線,覆蓋率達到100%,相關經驗做法被全省發文推廣。研發推出“惠企利民政策財政一碼通”微信小程序,通過對企業和居民標簽識別、匹配認證,實現財政政策精準推送。強化預算績效管理。推進成本預算績效管理省級試點,破解預算管理“重投入、輕成本”問題,形成預算編制成本定額標準10個,壓減項目預算安排1841萬元。扎實用好預算事前績效評估工具,強化“壓、收、改、?!彼念惤Y果運用,把牢預算對政策項目的約束作用,推動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顯著提升。2023年對20個績效結果較差的項目壓減預算3515.94萬元。強化財政資產運作管理。在全省率先開展大型儀器設備租賃配置和盤活共享試點工作,推動資產共享共用。扎實做好市級政府公物倉資產收儲和調劑使用工作,累計繳庫5275件,金額949.28萬元,累計調劑使用3952件次,金額609.57萬元。
精準施策,財政風險防控有力。
全市財政部門在推進各項財政工作中,始終把防范財政運行風險、嚴守財經紀律作為底線。堅決兜牢“三保”底線。始終將“?;久裆?、保工資、保運轉”作為財政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嚴格執行縣區“三保”運行監測制度,上半年實現“三?!敝С?15.85億元,全市未出現“三保”風險。持續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強化專項債券資金績效評價管理,規范高效使用新增政府專項債券,完善城投公司舉債融資“事前、事中、事后”監管體系,嚴守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債務風險底線。全力推動財會監督擴圍增效。充分發揮財會監督在防范財政風險、嚴肅財經紀律、規范財政權力運行等方面的作用,推動財會監督納入全市監督貫通協同機制,常態化開展規范財務管理、嚴肅財經紀律專項整治,連續5年實現對市直單位檢查覆蓋率100%。
下一步,全市財政部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錨定“爭第一、干唯一、創一流”的目標定位,突破攻堅、加壓奮進,努力壯大全市財政實力,增強財政資金政策有效供給,全力“沖刺三季度、決勝下半年”,為加快推進更高水平富強濱州建設貢獻更多財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