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9日訊 8月8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大干2023奮勇爭先向前·亮進度——發展品質越來越高”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市委組織部專場。邀請濱州市委組織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王健,濱州市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作委員會副書記、市委組織部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趙國勇,介紹今年以來,濱州市委組織部助力發展品質,推動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王健介紹,濱州是民營經濟大市,截至今年6月份,全市民營企業達到16.22萬家,實現稅收158.67億元。在濱州大地上,民營企業是真正的推動發展、促進創新、增加就業的主力軍。組織部門在具體工作實踐當中,始終堅持建組織、優服務,強引領、促發展,引領培育壯大了一大批黨建強、發展強的優秀企業,具體有四方面的做法,就是強統領、夯基礎、建體系、樹品牌。
強統領。一直以來,市委高度重視民營企業發展,市委書記宋永祥同志提出“強黨建”思維,并把民營企業黨建作為自己的抓黨建突破項目,全面實行過程管控。今年以來,共提醒民營企業黨建事項17項,并對10個項目進行現場觀摩評比。7月26日,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周鴻同志,以非公企業“黨組織怎么建”“怎么建好黨組織”“黨組織發揮什么作用”為主題,召開非公企業黨建專題座談會,全面壓緊壓實各級抓非公企業黨建的責任。各縣市區委嚴格落實主體責任,積極研究政策、創新措施,引領全市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同時,各民營企業堅持黨建統領,爭創特色園區黨建示范點31個,成立產業鏈“黨建紅盟”43個,真正實現了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夯基礎。濱州市委組織部聚焦“把基礎數據摸準,把黨的組織建好”,深入摸排了全市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實際情況。通過單建、聯建、建立功能型黨支部等方式,在1656家企業建立黨組織,其中單獨建立的1070家,黨組織覆蓋率達到了90%以上。據統計,全市非公企業中共有黨員1.9萬人,流動黨員全部納入了功能型黨支部管理,真正實現了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底子清、情況明。同時,面對日益壯大的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濱州市委組織部建立了快遞、外賣等市縣兩級行業黨委,推動全市1700多個黨群服務陣地向新就業群體開放,真正把新就業群體組織了起來、動員了起來,為基層治理注入了活力、凝聚了力量。
建體系。為提升全市民營企業黨建的整體性、系統性,濱州市委組織部制定打造了“17134”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體系。“1”是樹牢1個理念,就是樹牢“為了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理念。“7”是增強7個認同,就是全面增強“政治認同、理論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身份認同、價值認同和成效認同”。第二個“1”是建立1項機制,就是探索建立“融入式”黨建機制。“3”是發揮3個作用,就是充分發揮黨委的明導向、議大事、聚合力、保落實作用,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4”是做實4個保障,就是做實機構保障、人員保障、經費保障和制度保障。通過健全工作體系,綱舉目張,細化落實,全面抓好民營企業各項黨建工作。
樹品牌。近年來,濱州市委組織部以培育黨建品牌為抓手,堅持梯次培養和動態調整相結合,魏橋、京博、中裕食品等5家企業被評為省級示范點,濱州市委組織部自己也評選出了市級示范點76家、縣級示范點547家。7月12日,濱州市委組織部在全市啟動了非公企業黨建“濱州行”活動,有11家媒體的記者朋友深入到相關企業進行了采訪報道。半個多月的時間,人民網、新華網等刊發深度報道50余篇,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果。接下來,濱州市委組織部還將承辦全省縣級兩新組織黨建示范點培訓班和現場會,真正讓濱州的非公企業黨建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國樹起來、強起來、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