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8日訊 8月8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大干2023奮勇爭先向前·亮進度——發展品質越來越高”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專場。邀請濱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姚振祥,濱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孫高亮,濱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軼修,濱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雷燦,介紹今年以來,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助力發展品質,推動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孫高亮介紹,近年來,濱州市工信局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圍繞市委“1+838”工作格局和“1+8+1”工作體系,堅持制造業立市不動搖,全力推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產業發展高質高速。以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重點企業庫、重點項目庫為重點,建立“雙重”調度機制,從上下游產業鏈聯動、市場動態、產品前景等因素分析產業運行情況,摸清產業底數,精準掌握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情況。實施數字經濟增效工程,集中政策,聚焦資源,發揮陽信半導體產業集群、無棣鋰電項目優勢,推動全市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迅速膨脹。目前,全市規上電子信息制造業32家,形成陽信、無棣、北海三大電子信息產業聚集地,軟件領域重點服務工業企業超400余家。
政策扶持引領有效。圍繞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等主攻方向,相繼印發實施《濱州市制造強市三年攻堅行動計劃(2023-2025)>》《工業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濱州市傳統產業智能化技術改造五年行動計劃》《濱州市“云服務券”財政補貼助推“企業上云”實施方案》《濱州市工業互聯網平臺獎補辦法》等政策文件,明確發展重點、扶持政策等,鼓勵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成立濱州市工業互聯網協會,引入海爾卡奧斯,高規格開展數據賦能專題培訓,“工賦濱州”、“兩化融合縣區行”等專項行動。建立“濱州工信助企調研平臺”,形成全市1475家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調研報告(其中規上企業1328家),分區域、分行業分析濱州市數字化轉型的現狀。依托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智改數轉”專項資金,獎勵“數轉”“智改”項目,形成系統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有效調動了企業的積極性。截止目前,累計培育省、市級工業互聯網平臺41家,園區3家,省級數字經濟園區3家,DCMM貫標試點企業12家,山東省總數據師制度試點企業11家,省級大數據“三優兩重”項目”15家。推薦濱州職業學院的虛擬現實VR公共應用體驗及專業仿真實訓中心項目入選山東省虛擬現實公共應用體驗項目。
信息基座支撐有力。突出5G網絡和“千兆城市”建設,成功創建國家千兆城市,累計開通5G基站10550個,實現市縣主城區、工業園區、重點場景應用區、鄉鎮駐地等連續覆蓋,并向農村廣泛延伸。在博興工業園、魯北化工產業園、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園區,利用5G、光纖、IPv6等新技術,助力企業開展內、外網改造,部署工業互聯網多樣化場景,實現裝備、產線、控制系統與IT管理系統互聯互通,推動構建“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網絡基礎設施體系。儲備5G融合應用項目80個,其中18個典型應用案例在2022年“綻放杯”5G應用大賽中獲獎,6個典型案例在全國全省推廣;推薦博興縣入選“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和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成效明顯的縣(市、區)。”
下一步,濱州市工信局將繼續錨定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個方向,圍繞四個方面推動政策落實落地,助力濱州市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走深走實。
夯實數字經濟信息支撐“底座”。深化“雙千兆”網絡供給能力,推動5G基站建設,加快改造升級企業內外網,增強工業現場“啞設備”網絡互聯能力,圍繞化工、廚具、繩網等優勢行業領域布局工業互聯網解析節點,逐步實現對城鄉全域的普遍性覆蓋和重點工業園區、重點企業等應用場所的增強型覆蓋。
持續推進工業企業“智改數轉”。持續完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推動搭建面向區域行業共性需求的公共服務平臺。推動企業智能化改造,鼓勵龍頭企業依托人工智能、元宇宙、云計算、區塊鏈的技術優勢探索工業企業生產數字孿生體,推動打造生產精細化、執行精細化、管理信息化、運營網絡化的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
強化產業發展。加快推動魯北鋰電池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建設,對正在建設的魯北超能、沾化巨電等重點項目加強建設指導跟蹤,建立聯系服務機制,積極為企業提供項目支持等咨詢服務,促進盡快投產達效,升規納統。
加強人才支撐。構建緊密結合產業發展的人才培養、服務和激勵機制,開展高端人才生活補助,鼓勵支持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人才實訓基地,加強對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領域創新人才培養。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提高整體管理水平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