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8日訊 7月28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深化產業融合 賦能鄉村振興”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城區專場,邀請濱城區副區長從立宙,濱城區委農辦主任、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區鄉村振興局局長尹洪吉,濱城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志剛,中裕食品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付蕊,介紹濱城區鄉村振興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從立宙介紹,近年來,濱城區立足區域特點和資源稟賦,不斷加快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并取得顯著成效,先后榮獲省農業新六產示范縣、省農產品加工業示范縣、全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百強縣”、山東省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等榮譽稱號;楊柳雪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通過省級驗收,2022年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獲批創建。
科學布局,全域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成效凸顯。濱城區農業產業主要以優質麥種植、加工為主。近年來,我們積極引導相關農業企業開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率先打造了以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小麥綠色循環全產業鏈生產模式,加快了糧食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同時,立足于轄區內優勢農業特色產業,統籌規劃產業布局。南部以梁才、市中街道為主的沿黃片區充分利用土質優良、水源豐富、交通便利等優勢,培育建設28家農業園區,成功打造全市“菜籃子”生產基地,年均帶動灘區種植戶增收10萬元左右,同時吸收附近村莊300多農民就業,每月人均增收3000余元。東部以秦皇臺鄉為主的片區重點扶持以濱州市福哲思蕈菌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食用菌企業,建成集實驗育種、菌包加工、冷藏儲存、集中收購、廢菌包回收為一體的食用菌市場網絡,全力打造全國食用菌之鄉,有效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超300萬元。西部以楊柳雪鎮、三河湖鎮為主的片區黃瓜產業、果蔬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黃瓜年產量占全區總產量的90%,帶動農戶增收超270萬元,成功打造“三河湖韭菜”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
搭建平臺,農業產業園區展現集聚帶動效應。濱城區在搭建平臺上下功夫,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著力推動農業產業融合集聚發展,成功創建了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園三個國家級農業園區。依托三個“國字號”農業園區,積極布局以小麥加工、果蔬生產、農牧結合養殖等為重點的農業全產業鏈條發展格局,重點發展優質小麥精深加工示范項目、無抗生豬養殖項目、中央大廚房建設項目等,助力發展現代農產品加工業,帶動全區農民增產增收。目前園區企業蓬勃發展,已有28家企業入駐,產業聚集效應明顯。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入選第七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并獲得中國十佳糧油標桿品牌;山東三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濱州市福哲思蕈菌有限公司建成食用菌出口基地,年均出口歐盟、中東等地區1000余噸。
突出重點,培育做優農業產業融合的支撐點。大力扶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發展,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全區現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11家、市級45家,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227家、家庭農場223家。以成功入選省農產品加工高質量發展先行縣為契機,成功培育以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鏈主企業”,加快糧食加工向食品生產轉型,打造特色產業全鏈條典型模式。圍繞小麥加工主線,打造了全國最長、最完整的小麥全產業鏈;通過流轉土地,建成6.5萬畝標準化良種繁育基地和270萬畝規模化綠色小麥種植基地;大力發展產品營銷和餐飲服務行業,在全國建立銷售網點2.2萬家、社區終端店30萬家。在整條產業鏈不斷延伸的同時,推行“企業+基地+農戶”產業化發展模式,帶動35萬農戶年增收5.1億元。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快農業強國的起步之年,下一步,濱城區將持續發力,深化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農業產業規模化集聚化發展,進一步提高農業產業的帶富能力,全面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聚焦資源稟賦,進一步培育壯大鄉村特色產業。持續推動沿黃小麥、食用菌等農業優勢特色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積極創建濱城小麥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開展預制菜企業白名單制,年內預制菜企業達到15家,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生產企業和產品品牌,推動預制菜產業集聚化發展。培育壯大農業企業,年內新增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家,著力帶動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壯大。積極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年內新認定市級以上聯合體1家以上。
持續深耕細作,深入推進小麥全產業鏈條發展。“一產”擴大規模。擴大產業鏈下游生豬養殖規模,增加小麥訂單種植基地至500萬畝。“二產”擴規提檔。兩年內建成年加工小麥100萬噸、年精深加工小麥50萬噸兩項目;投產運營3處中央大廚房和年屠宰加工100萬頭生豬項目。“三產”快速擴張。繼續穩步拓展產品市場,提升產品銷售能力。以中裕公司為例,以餐飲商超為重點,年內發展“麥便利”直營店1000家,發展中裕團餐直營食堂200家以上。
強化示范引領,推動示范片區內產業集聚化發展。立足全區產業特色和資源稟賦,圍繞農業特色產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示范片區”。謀篇打造梁才街道“紅領黃河”沿黃鄉村振興示范區,構建張王農旅融合發展片區、沿岸親水體驗觀光線、黃河生態長廊的“點線面”格局。大力推進三河湖鎮“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實驗區”建設,做好水、菊、果、養融合發展的四篇文章,全力打造好體育小鎮和農旅小鎮。依托黨建綜合體建設,推動濱北21個村融合發展,實現農旅結合、農工結合、農商結合,全力打造全區鄉村振興紅色新地標。推進楊柳雪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和魚菜菌共生現代循環農業基地、有機果蔬采摘基地、紅色基因棉花基地建設的有機結合,打造楊柳雪鎮“新時代鄉村振興的一面紅旗”。全力創建秦皇臺鄉“中國食用菌之鄉”,抓好規劃完善、產業培植、資源整合,將食用菌之鄉產業做大做強。
濱城區將錨定“走在前、開新局”,搶抓機遇、積極作為,繼續深入推動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奮力構建更加穩固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持續貢獻濱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