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8日訊 7月28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深化產業融合 賦能鄉村振興”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博興縣專場,邀請博興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劉中秋,博興縣委農辦主任、博興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李同樂,博興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二級主任科員付波濤,山東博華高效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魏榮石,介紹博興縣鄉村振興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劉中秋介紹,博興縣因地大物博而“博”,因鄉村振興而“興”。近年來,博興縣堅持鄉村振興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扛牢使命擔當,匯聚全縣之力,深入實施鄉村振興三年行動,統籌推進“五個振興”,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鄉村發展勢頭強勁,產業升級呈現新態勢。規模經營成效顯著。博興縣是全國800個產糧大縣之一,糧食產量連續兩年突破十億斤,建成全省第一批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示范縣,建立了全市第一家縣級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99%,獲評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農業產業接二連三。持續壯大涉農企業規模實力,累計培育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2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33家;擁有山東省首屆農業產業化頭部企業3家,中國農業企業500強企業3家。培育地理標志農產品2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7個。特色產業發展成勢。全縣水產養殖面積達到8.5萬畝,是全省首個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首批全國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大豆產業成功入選國家級山東省沿黃大豆產業集群,構建起了“一蝦一豆”綠色高效循環特色經濟。圍繞草柳編、老粗布等特色產業,獲評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稱號。兩鎮一村蟬聯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十億元鎮和超億元村。
鄉村建設加快推進,城鄉面貌展現新風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開辟新路徑。高標準啟動園林景區化村莊建設三年行動,累計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28個,全縣近一半的村莊是市級以上標準的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邁上新臺階。成功融資24億元,啟動實施我縣歷史上投融資額最大、建設標準最高的農村公路提升改造三年行動,成功創建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實施城鄉環衛一體化、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全縣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均達100%,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現全覆蓋;全縣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近90%,獲評為全省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縣。鄉村振興村鎮建設踏出新步伐。呂藝鎮獲評為全國農創特色小鎮和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范區,純化鎮被認定為第二批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城東街道顧家村等6村獲評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鄉村治理成效顯著,民生福祉實現新提升。黨建引領點亮新征程。以“鄉村振興大比武”活動為平臺,高質量推進農村基層建設,持續開展常態化比武練兵、縣領導“六個一”聯村等活動,抓實基層基本規范。實施素能提升“十條”、管理監督“十條”、關心關愛“十條”村干部隊伍“三十條”,著力提升“頭雁”履職能力。穩步推進山東省農村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建設,積極創建省級基層治理實驗區。共同富裕譜寫新樂章。以打造“鄉村振興聯合體”為抓手,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社聯建、上下聯動、黨群聯合,探索了一條機制活、百姓富、集體強的“抱團”發展路徑,全縣429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破10”,其中41%的村莊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0萬元。移風易俗實現新跨越。深化移風易俗和殯葬改革工作,相關工作在《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上刊登發表經驗文章。深化“全科大網格”提質增效工程,推進縣鎮村三級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縣鎮村綜治中心實現全覆蓋。先后榮獲全國社會治理創新優秀地區、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新優秀縣、平安山東建設示范縣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