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8日訊 7月28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深化產業融合 賦能鄉村振興”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城區專場,邀請濱城區副區長從立宙,濱城區委農辦主任、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區鄉村振興局局長尹洪吉,濱城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志剛,中裕食品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付蕊,介紹濱城區鄉村振興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李志剛介紹,農業產業涉及范圍比較廣泛,濱城區在農業產業方面還有很大的挖掘潛力,還有許多可以開發的發展點。下一步,濱城區在持續做優、做大、做強優質麥產業的同時,立足實際,精準切入,結合示范片區打造做好產業發展文章。
立足農旅融合,做好城郊休閑農業文章。充分挖掘各個涉農鄉鎮街道在區位、生態、產業等方面的優勢,圍繞主城區,打造城郊休閑農業新地標。在南部沿黃灘區,利用好“騎行道”“車行道”兩條沿黃道路,從黃河小街灣為起點往東到張王村,打造“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的沿黃美景。在已有秋月梨、黃金梨、櫻桃等露天采摘園,草莓、西瓜等大棚采摘基地的基礎上,升級特色高端農產品,聚焦濱州、東營郊游群體,叫響“黃河從我門前過”品牌,打造張王農旅融合發展片區。北部依托徒駭河、土馬沙河、付家河三河交匯的優勢,統籌規劃沿徒駭河一線景觀格局和設施建設。基于菊花種植傳統,對河灘周邊土地進行整理,因地制宜、因勢造型,不斷擴大菊花種植規模,打造魯北最大的花海景觀帶。基于三河交匯、生態良好優勢,針對不同層次、不同群體建好各類釣臺,打造近郊垂釣基地。南北兩個片區,在發展休閑農業的同時,乘勢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串聯吃、住、游、行、購多點消費,讓沉睡的資源變成農民致富和鄉村發展的源頭活水。
立足特色種植,做好特色產業文章。以沿徒駭河流域果蔬采摘為基礎,持續發揮西辛莊、街南孫等特色產業村示范作用,發展黃瓜、草莓、西紅柿、富硒葡萄、甜寶甜瓜等特色果蔬產業,進一步豐富種植品類、提升產業檔次,健全特色農產品育苗、種植、銷售鏈條,在楊柳雪鎮打造集育苗種植、直銷采購、觀光旅游于一體的有機果蔬采摘品牌。在秦皇臺鄉,依托良好的食用菌產業基礎、豐富的資源稟賦、廣闊的產品市場,通過科學種植增收、精深加工增值、技術提升增質、品牌開發增效、創新營銷增路等途徑,全面提高食用菌產業資源配置效率。重點扶持以濱州市福哲思蕈菌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食用菌企業,建成集實驗育種、菌包加工、冷藏儲存、深加工銷售、集中收購、廢菌包回收為一體的食用菌市場網絡,推動產業鏈再造和價值鏈提升,全力打造“食用菌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