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網
2021-01-19 14:46:01
沖刺“國家二級館”,目標確定了,關鍵就看怎么做。短時間內提升文物總量、擴大工作隊伍不現實,經過認真研討、仔細分析,市博物館決心立足比較優勢,圍繞評估定級評價標準,找準短板,揚長避短,“殺出”一條路。
打造“孫子書院”文化品牌,設立“博物館孫子書庫”,舉辦“歷代黃河輿圖特展”
市博物館認為,孫子智慧和黃河文化在濱州相疊加,是獨有的人文稟賦、金字招牌。市委書記佘春明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孫子智慧,造就了濱州“智者智城”的優秀文化基因,正扎根厚植到濱州各項事業發展之中,使其成為最具文化自信心、最具精神支撐力、最具城市歸屬感的強大軟實力。
而孫子文化展廳正是市博物館的招牌之一。在那,既有豐富全面的孫武人文故事,還有思辨墻、戰車模型、觸摸一體機、動感音箱、投石車、兵馬俑版桌球等互動設備。在此基礎上,2020年該館提出利用1-2年的時間打造“孫子書院”文化品牌。
爭取上級資金200多萬元,完成孫子文化展廳提升改造工程及其附屬功能區提升改造工程;邀請十余名專家、教授專題講授孫子文化20余場次,解讀、傳播智者智城、兵圣智慧;征集、購置了一批從民國至今相關書籍專著200余套冊,設立“博物館孫子書庫”,供市民免費借閱;“孫子文化特色數據庫”正在緊鑼密鼓的搭建中,它可支持市民免費查閱和下載孫子文化數字資源;與濱州學院孫子研究院舉行了校地合作會談并簽署合作協議。目前,一個集展廳、講座、藏書與傳承功能于一身的“孫子書院”已初見雛形。
同時,打造“黃河文化”品牌。經近一年收集、整理、策劃,推出了大型專題展覽《黃河之水天上來——歷代黃河輿圖特展》,共展出宋元至民國歷代黃河輿圖近百幅,匯集了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等近20家名館珍藏。展品全部采用高清數據復制,遵循原大、原色的原則,其逼真程度更勝古之影拓,帶游客深度走進黃河歷史,為富強濱州貢獻智力支持。該展引發強烈關注,市人大、市政協、市委宣傳部等紛紛預約、參觀,并給予高度評價。
此外,開設了《黃河文化講堂》系列講座,已邀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燕生東和市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扈光珉相繼開展《濱州與黃河的約定》、《傾聽母親河》等專題講座,讓黃河人文成為餐桌話題。六一兒童節前,組織30組家庭“ 一起追尋母親河的童年”,聽黃河故事,看黃河奔流。
110余場次手工課堂、寒暑期“博學薈”成為孩子們追捧的爆款項目,60余場次文化大講堂讓楊立新、李松齡、陳敬忠等大咖在濱開講
新隊伍,基礎相對弱,優勢卻在于精力旺盛、思維敏捷。基于此,市博物館著重探索手藝課堂、假期博學薈、文化大講堂等,在“讓文物活起來”這條路上打出了組合拳。變身活潑有趣的“第二課堂”,頻繁組織社教活動,讓青少年動起來,讓名家走進來,取得了讓全省兄弟館矚目的好成績。
2020年,圍繞孫子文化和其他中國傳統文化,在周末、節假日密集推出竹簡制作、拓片、陶藝、面塑、糖畫、黏土仿銅制作、雕版印刷、古法造紙、木胎嵌銅絲、仿古建筑搭建等30余項傳統手工技藝,共計110余場次,參與活動青少年近五千人次,讓孩子在“玩”中體驗孫子文化和其他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這一年,市博物館還在寒暑假期間特別策劃了博物館“博學薈”活動。它整合了全市優質資源,打造了一流師資團隊,讓孩子們接受高質量文藝課程,也解決了暑期家長們的后顧之憂。其課程分為五大板塊,即尋古濱州課程、藝術提升及體驗課程、運動健身、經典學習及作業輔導等。活動受到家長和孩子的熱烈歡迎,初次試水就成了濱州研學旅行的“爆款”。該項目獲得2020年山東省首屆研學旅行創新線路設計大賽三等獎。
“文化大講堂”是由市文旅局主辦,市博物館和市圖書館、市文化館聯合打造。廣泛邀請專家學者、各大高校、社科院所的專業人員授課。內容涉及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孫子文化、文旅產業、歷史哲學、人文地理等領域。2020年,共舉辦各類講座60余場次,楊立新、李松齡、葛劍雄、陳敬忠等60多位文化大咖蒞臨濱州傳經送寶,幾乎場場爆滿。
云觀展、云直播受熱捧,全國超過60余萬觀眾在直播平臺“追星”濱州文博
特殊的2020年,是挑戰,更是機遇。疫情成為了博物館數字化成果與創新傳播能力的一次集中考驗,市博物館這支年輕隊伍,拿出了“云端服務”的系列方案。
2020年1-2月,通過公眾號推出6期線上展覽,將現有松年書畫展、明清進士碑拓片展、濱州市歷史文化陳列展、奇妙的海水生物世界展和孫子展廳進行720全景展示。讓“窩在家里”的市民線上云觀展,把歷史裝進口袋中。組織多次云直播,大咖帶您“云”游博物館、大咖帶你來鑒寶、“大咖帶你看輿圖”等活動燃爆網絡,全國超過60余萬觀眾在直播平臺進行互動,云游市博。
這一年,該館還相繼開展了奇妙的海水生物世界科普展、濱州明清進士題名碑拓片展、巧手慧心 期冀永”——濱州市博物館館藏書畫修復成果展、獨具絳心——淺絳彩瓷器展”山東金石書法博物館館藏古代金石拓片展、 安和常樂·天津博物館藏吉祥文物展”等頗有影響力的對外交流展覽展示活動10余個。爭取上級扶持資金400余萬元;征集與濱州有關的文物藏品100余件套;開展文物預防性保護項目和文物保護數字化項目,修復完成館藏書畫、陶瓷、青銅器200余件套;先后發表學術論文8篇,4篇論文獲省市社科聯和博物館學會獎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