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17-04-27 10:03:04
當面對一個聾啞流浪者以及他自己比劃的“手語”時,詢問不到有效身份信息著實讓人著急和無奈。而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之前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無名氏82因聾啞、不識字無法提供有效身份信息,因而一直沒找到家。
但值得慶幸的是,市救助管理站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最終還是為其找到了親人,找到了家。
視頻確認時,尋親者一看就哭了出來,確認無名氏82就是自己的“啞巴二叔”
2016年6月22日晚,民警在西外環發現一位60歲左右的流浪者,并將之送到市救助管理站。經過詢問發現,這位流浪者是聾啞人且不識字,因此無法獲取有效信息。按照規定,市救助管理站為其確定名稱“無名氏82”。
之后,市救助管理站曾多次在微信、頭條尋人等平臺發布尋親信息,均沒有結果。直到今年4月11日,市救助管理站通過騰訊新聞發布尋親信息,無名氏82村里的一個鄰居看到信息后告訴了其家人。隨后,一位自稱是無名氏82侄子的中年人打來電話詢問情況。
視頻確認時,這位中年人一看就哭了出來,確認無名氏82就是他的“啞巴二叔”荊成水,今年60歲,家住聊城市冠縣賈鎮荊樓村委會,走失已經3年了。他說,每年家人都要出去找二叔,但是沒有結果,沒想到今天在濱州找到了。
由于家人想見荊成水的心情十分迫切,市救助站派人送其回家
“走,送你回家!”4月24日,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張亞迪拍拍無名氏82的肩膀,比劃著開車的手勢說。無名氏82咧嘴一笑,也比劃了一個開車的手勢。
由于家人都想早點見到荊成水,市救助管理站決定派人護送他回聊城。為了這次出發,工作人員早上5點多就開始準備了。盡管路途比較遠,但一路上的氛圍比較輕松。電話聯系時得知,荊成水的家人也早早地趕到了聊城市救助管理站等候。
張亞迪說,通過騰訊新聞推送救助信息效果很好,4月11日救助信息推送后,短短20小時內就有120萬人次的瀏覽量,站上的熱線電話都被打爆了,更成功為7名流浪人員確認了身份。
張亞迪一路抱著一疊材料,里面記錄的是市救助站幫荊成水回家的歷程,其中不但有荊成水詳細的入站紀錄、體檢報告、定期回訪記錄,還有每次回訪時的照片。“荊成水算是比較快就找到家的,有的流浪人員得五六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找到家。”張亞迪說。
姐姐荊秀蘭握著荊成水的手舍不得放開,對政府救助弟弟表示感謝
荊成水只是聾啞,精神沒有障礙,因此一路上很安靜。但進入聊城市區以后,他激動起來,不停地用手指向車窗外。4月24日上午11時30分,救助車輛到達聊城市救助站。此時,車里的荊成水更加激動了,因為他看到熟悉的身影就等在門口。
還沒下車,荊成水的眼淚先下來了,手足無措地從座位上站起來。剛一下車,荊成水的二姐荊秀蘭就奔過來,不停地拍打著弟弟的肩膀,哭著說,“你這幾年跑哪去了你?我都尋思著這輩子見不著你了!”而荊成水就像是做錯事的小孩子,委屈地比劃著。
市救助站工作人員劉飛鵬向荊秀蘭講述了救助過程。聽著聽著,荊秀蘭“撲通”一聲就跪下了,哭著說“感謝政府照顧我弟弟”,工作人員連說“使不得”,趕緊把她扶起來。荊成水的家人還特意準備了一面錦旗,交到救助站工作人員手里。
荊秀蘭一直處在激動的情緒中,拉著弟弟的手不放。她說,確認是自己弟弟后,她坐在屋里哭個沒完,一晚上沒睡著覺,早上7點就從家里趕來聊城市救助站等候。一直以來都是她照顧著荊成水,之前將其放到敬老院,沒想到荊成水跑了出去,就再也沒回來。之后,她和家人四處尋找,均沒有結果。
后來荊秀蘭又聽人說,可能弟弟被人拉到天津、北京等地干活去了,于是村里人誰去天津、北京打工,她都要給個聯系方式,讓人家幫忙打聽荊成水的下落。這次就是在天津打工的老鄉看到了尋親信息后,打電話告知她的。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