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4-11-29 09:32:11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在濱州,一幅以“心安”為底色的幸福畫卷正徐徐展開。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安身、安業、安居、安康、安心“五安”工程,全力推動社會安全穩定、就業創業充分、居住舒適宜人、全民身體健康、社會心態平和,讓更多人在這里心安順遂、綻放精彩、夢想成真。
平安法治護航,“安身”工程筑牢根基
走進里則街道莊科李村,“鄰里守望”技防村建設成效顯著,治安防控體系完備,“家家裝監控,戶戶有視頻,鄰里能守望,村村可聯動”,文明和諧的鄰里關系讓村民安全感滿滿。“我們村,著實安全、著實好呀!”村民的稱贊正是濱州“安身”工程的生動寫照。 濱州以平安建設為抓手,全力營造穩定的社會治安環境。截至10月底,全市刑法立案、查處治安案件同比分別下降14.9%、12.2%。同時,推進“一站式”矛調中心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各級矛調中心已受理矛盾糾紛6.6萬件。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濱州持續擦亮“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招牌,探索構建企業預防性合規體系,法智護航中心積極發揮作用,已接待服務企業家及群眾1.8萬人次,開展為企服務活動666場次,調解涉企糾紛2477件。
就業創業并舉,“安業”工程激發活力
“怎么也沒想到,現在辦證這么方便,我要辦個小微企業,不見面就完成了審批。”濱州全力打造優質政務服務環境,讓企業受益頗多。 濱州堅持就業優先,就業創業協同發展。憑借高端鋁業、精細化工、智能紡織、食品加工、畜牧水產五大千億級優勢產業集群,以及加速崛起的新能源、鋰電新材料等新產業集群,吸引企業與人才匯聚。每年舉辦的濱州人才節、設立的人才建設資金,為吸引科技領軍人才落戶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以來,濱州市累計提供就業崗位6.3萬余個,校企合作1090家,創新“零工市場+社區微工廠”就業模式,幫助社區居民就近就業。同時,堅持“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讓老百姓滿意”理念,打造“濱周到”營商環境品牌,讓企業家收獲滿滿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環境優化提升,“安居”工程增添福祉
“大姨,您家暖氣管修好了嗎?”“好啦好啦,我打了物業電話后,咱維修師傅一會兒就來修了,現在不漏水了。自從實行‘陽光透明酬金制’,咱物業的服務水平大幅提升,我們居民說起來,都豎起大拇指。”鄒平市黃山街道世紀花園小區居民王阿姨的話語,道出了濱州“安居”工程的成效。 濱州著力提升綠環境、居環境、車環境、路環境,推進老舊小區、城中村、棚戶區改造,新建、續建17個安置區,改造老舊小區193個;推出11處高品質住宅試點,打造“心安物業”,建設20個物業服務標準化小區。今年以來,新建城區公園21處、綠道10公里,濟濱高鐵建設領先,濱州黃河大橋通車,全市綜合交通格局不斷優化,定制公交路線解決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
健康保障有力,“安康”工程守護幸福
“以前有個頭疼腦熱的,得跑一個路口買藥,自從社區在這里建了醫保服務站,還有人民醫院的專家定期在這義診,看病買藥真方便。”未來小區居民蘇阿姨的感受,是濱州“安康”工程的真實體現。 濱州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構建完善醫療服務體系,聚焦“預防、醫療、保障”環節,實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務。作為山東省匯集醫療、中醫、公衛應急救援“三大省級區域中心”的城市之一,濱州不斷豐富醫療資源供給,推動中醫藥發展,全省率先出臺醫保支持中醫藥政策文件,“揭榜掛帥”項目數量居全省首位;提升醫療保障水平,探索形成長期護理保險“濱州模式”,職工和居民長護險全覆蓋,醫保水平居全省前列。近3年累計布局“10分鐘健身圈”1652處,建設體育公園體系,獲評全國健康城市建設典型案例,入選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創建名單。
心理服務貼心,“安心”工程塑造心態
在無棣縣棣豐街道的“棣安家園”,一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在陽光房內高歌,精神飽滿。無棣縣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做好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工作,是服務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 “安心”工程致力于建設完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通過“建網絡、抓服務、搭平臺、強關愛”,健全8個領域社會心理服務網絡,實現部門單位心理健康服務全覆蓋,創新推出“向陽花”“慧心賦能”等品牌,縣鄉社會心理服務場所全覆蓋,每年為全市中小學、學生開展心理健康篩查,積極塑造良好社會心態。
濱州還持續開展各行業“心安細胞”建設,培育“心安學校”“心安社區”“心安物業”“心安民營”等特色品牌,讓“心安”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眾望所歸,吾心安處,濱州正以“五安工程”開啟居民幸福新生活,成為人們心之所向的“心安城市”。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