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網
2024-10-14 09:52:10
山海古邑、和善無棣,強優富美、心安家園。
近年來,無棣縣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主題、工業強縣主線、開放發展主基調,以“一體兩翼、多點聯動、港產城融合”為路徑,以建設“六個無棣”為目標,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多項工作走在了全市、全省前列,榮獲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本期“跟著書記看項目”,讓我們一起跟著無棣縣委書記鄭振亮,走進無棣縣項目建設現場。
香港華盛生態家紡特色產業園項目: 傳統產業的“向新逐質”
紡織是濱州的優勢產業,全市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是長江以北唯一超千億紡織產業集群,涵蓋了整個產業鏈條的各個細分領域,6項產品產能或市場占有率列全球或全國第1。
說到紡織,人們很自然地會想到“傳統產業”。近年來,濱州紡織向“新”而生、逐“質”而行,在數字賦能、綠色轉型中煥發新生、贏得未來,香港華盛生態家紡特色產業園項目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香港華盛生態家紡特色產業園項目,集研發、織造、染整、成衣為一體,是目前國內北方最大的針織面料印染和現代化高端紡織科技產業園,生產技術國內領先,項目一期總投資20億元,項目達產后,將成為濱州打造“世界紡織家紡服裝產業基地”的重要支撐。
說到該項目,鄭振亮說有三大特點。
“一是智能水平高。建成智能云服務平臺、大型‘智慧’印染工廠,實現織造、染整、成衣全流程智能化和數字化管理。二是生產工藝綠。項目采用超聲波染整工藝和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綠色染整技術,能降低水、電、氣消耗約40%—50%;制軟工序實現柔軟溶液循環利用,達到‘零排放’。三是畝均效益好,今年能到大約8億元產值,實現上千萬元稅收,預計明后年能實現20到25億元產值,幾千萬元稅收,同時帶動1500人就業 。”鄭振亮表示。
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香港華盛生態家紡特色產業園項目填補了濱州紡織產業沒有針織產品的空白。為吸引項目盡快落地,無棣縣按照華盛設計要求,采取“先建設、后租賃、再回購”的方式,量身定制標準化廠房、污水處理廠、水電熱道路配套等基礎工程,實現企業“拎包入駐”。
華盛項目招商是無棣縣招商引資工作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無棣縣實干爭先,走上招商引資快車道。一是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借助龍頭企業產業鏈招商集群作戰力量,發揮企業家招商大使優勢,持續開展以商招商、鏈式招商、平臺招商等形式多樣的招商活動。二是精準招商,上門推介。我們主動上門對接,讓企業車間和企業家辦公室變成招商洽談地。今年以來,先后赴北京、南京、深圳、上海等地開展上門招商,對接考察企業50多家,達成投資意向項目21個,計劃投資212.7億元。”鄭振亮說。
與此同時,無棣縣借助各級商會、駐外辦和青年招商大使等優勢,動員外來客商到無棣參觀考察、投資興業;大力營造“安商、重商、親商”的濃厚氛圍,持續擦亮無棣招商投資品牌;成立招商引資指揮部,下設11個產業鏈專班、4個園區專班、11個幫包鎮街專班和縣直部門專班,實現了縣鎮園區貫通,目標一致、行動一致。
在華盛項目的建設、運營過程中,無棣縣提供“保姆式”和“有解式”服務保障,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親自跑、親自推。其間,在華盛項目現場召開問題交辦會16次,解決問題38項,做到了“手續等項目、不讓項目等手續”。同時,面對項目建設難題,堅持“不說不能辦、只說怎么辦”,有利保障了項目正常建設。
魯北高新技術開發區碧水源海水淡化項目: 海水淡化的“濱州答案”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指出,要打造現代海洋發展新高地。無棣縣充分利用瀕臨渤海、海洋資源豐富的地域優勢,將現代海洋產業作為全縣五大新興產業之一,在科學利用海洋上進行了諸多有益探索。
海水又苦又咸,無法直接飲用,但并不意味著海水無法利用——海水淡化,就是途徑之一。苦咸的海水,如何化身賦能產業發展的“源頭活水”?
山東魯北高新技術開發區碧水源海水淡化項目,利用海水作為原水,產生淡水用于園區企業生產,副產濃鹽水送至魯北鹽場,先提溴、再曬鹽,提高溴素產量、提升制鹽品質,將海水“吃干榨凈”,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明顯,閉環式海水資源綜合利用的“藍色樣本”初步構建。
碧水源項目何以落地無棣?
“一方面是企業有需求,今年9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黃河流域要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保護利用制度,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魯北高新技術開發區企業高純水需求大,每天大約需要25萬立方米淡水資源,亟需穩定低成本供水渠道。另一方面是成本有優勢,海水可以取自大唐魯北發電以及園區供熱中心的冷卻循環水,冬天全段水溫20度以上,企業處理能耗低,能有效節約制水成本。我們充分立足市場需求,借助資源優勢,開展以商招商,由魯北集團聯合北京碧水源共同組建山東魯北碧水源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既有效解決了企業生產高純水保障難題,也為園區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鄭振亮表示。
當前,我市正在加快建設黃河流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濱州樣板”,而碧水源項目在解決海水淡化廢水方面,也給出了“濱州答案”。
碧水源項目處于魯北循環經濟產業鏈之中,海水經過雙膜法處理后,產生的淡水用于園區企業生產,雜質含量低、含鹽濃度高的副產濃鹽水輸送至魯北鹽場,先提溴、再曬鹽,提高溴素產量、提升制鹽品質、降低提溴制鹽成本,實現了海水的“吃干榨凈”。項目達產后,每年可為園區企業節約用水成本1.5億元以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明顯。
“近年來,無棣縣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先后獲評高質量發展先進縣、第四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被省能源局認定為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試點單位。以入選近零碳示范園區創建名單的魯北高新區為例,園區按照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定位,利用硫、磷、鈣、氫、氯、羥基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將鋰電新材料、新能源、新水源、高端鈦白、氟化工等成功融入魯北循環經濟產業鏈,形成磷銨、硫酸、水泥聯產及含硫固液廢棄物協同處理、海水梯級綜合利用、鹽堿電鋁及高端化學品鋁聯產、鈦硫磷鈣鋰聯產及鈦白粉清潔生產等多條互成網絡、高度關聯的循環經濟產業模式。低消耗、低排放、低成本產業集群優勢凸顯。”鄭振亮表示。
無棣智慧農博城項目: 打造魯北人民的“菜籃子”
無棣不僅要建設魯北地區最大的一站式農產品批發市場,還致力于將該市場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智慧化運營水平最高的農產品集散基地。這個市場,就是無棣智慧農博城項目。
無棣智慧農博城項目是山東省重大項目,總投資6億元,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采用第四代農批市場建設標準,建設集水果蔬菜、海鮮水產、肉禽蛋、糧油副食、凍品干貨、調料熟食、煙酒糖茶、日用百貨、花鳥魚寵、地理名特、餐飲配套、農資農具12大業態于一體的新型智慧農批基地。項目建成后,年交易量可達60萬噸,年交易額約25億元,實現利稅上千萬元,可間接帶動就業近萬人,將成為以無棣為中心,服務百余萬魯北人民的“菜籃子”,可有力帶動無棣乃至全市“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鄉村全面振興賦能加力。
“農博城項目之所以選擇落戶無棣,一是基于交通及產業優勢,無棣縣是‘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尤其是項目地處交通樞紐核心區域,340國道無縫銜接濱德高速、榮烏高速,205國道通達膠東半島及河北,可實現‘買全國賣全國’。另一方面,得益于近年來無棣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打造近悅遠來的投資洼地。”鄭振亮表示。
智慧農博城項目,創造了一項濱州第一。
“我們始終秉承‘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理念,在全市率先推行‘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審批服務模式,提前介入、主動服務、全程解難。農博城項目就是我們服務項目建設的一個縮影,項目從拿到圖紙審查合格書到取得施工許可等一系列證書僅用時5天,是全市首個實現‘十證聯發’的社會投資民用建筑項目。今年3月份開工、年內完成主體建設,明年5月投用,將持續刷新重大項目建設‘無棣速度’。”鄭振亮說。
鄭振亮表示,近年來無棣縣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特色樣板,在全縣層面,堅持“一二三產”龍頭帶動;在鎮街層面,建設“黨建微工廠”,形成“龍頭引領、星火燎原”之勢,農博城項目就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龍頭引領性項目。
“農博城可輻射周邊3市7縣66個鄉鎮龍頭企業入駐,可有效發揮人才集聚、資源整合優勢,打造農業龍頭企業聚集地,實現抱團取暖、攥指成拳,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農博城通過建設智慧管理平臺,大力構建以產品交易推廣為主的‘電商+直播帶貨’農批基地,推動實現一產帶三產、三產促一產良性發展格局。”鄭振亮表示,下一步,無棣縣將謀劃推進農博城二期區域大倉物流中心建設,打造集農產品冷鏈物流、流通銷售、深加工、電商品牌化等于一體的產業鏈閉環經濟,促進三產融合發展,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作為全省“雙先進”, 無棣堅決打好打贏“三大戰役”
近年來,無棣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成績穩定,多項數據全市領先。在2023年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中,無棣縣榮獲全市一等第一名,并獲評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
取得這份亮眼的成績單,無棣靠的是什么?鄭振亮總結出六方面原因。
“首先是黨建為先,堅持黨建統領不動搖,在工作中找問題、黨建上找原因、改革中找辦法,促進黨建業務融為一體,真正把黨建變成生產力、創新力、競爭力、凝聚力。其次是項目當先,做大實體經濟不動搖,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通過搭建大平臺、培育大產業、抓好大招商、扶持大項目,做強實體、壯大實業。再是改革爭先,堅持以開放倒逼改革,用改革推動發展,實現向開放要活力、向改革要動力、向發展要實力。”鄭振亮表示,還有就是服務領先和民生優先,堅持樹牢“服務企業就是服務自己”理念,真心真意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傾盡全力幫助企業降本增效,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全縣上下干勁十足、風清氣正,黨員干部思強、思進、專心、專注,踏踏實實、扎扎實實,凝聚起了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鄭振亮說。
工業是實體經濟的“壓艙石”,園區是工業發展的“主陣地”,打好打贏“三大戰役”,無棣最大的優勢就是園區經濟。
近年來,無棣縣堅持以園區聚集產業,以產業壯大園區,完善園區“水電路汽訊”硬件配套,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培育形成了以魯北高新區、新海工業園、東風港園區、開發區工業園為主體的四大園區格局,拉開園區發展大框架。魯北高新區、新海工業園是省級化工園區,東風港園區是省級海洋特色產業園,經濟開發區是省級開發區,四大園區錯位發展、齊頭并進。在四大園區有力支撐下,無棣縣2023年、2024年省級重點項目數量均全市最多,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實現四年“翻一番”,民營經濟實繳稅金躍居全市第3位,成為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
談及全市“三大戰役”,鄭振亮表示,無棣縣將做好三方面工作。
在招商引資方面,無棣縣將瞄準招大引強、引優引精,依托魯北、鑫岳等鏈主企業,招引延鏈補鏈大項目。全面摸排園區、鎮街現有產業土地、廠房、項目情況,加強招商專班的培訓,打造全員招商格局。同時聚焦“洽談、簽約、落地”一體發力,對招商項目進行詳細梳理,全面摸清簽約、注冊、資金注入、立項、要素保障等情況,精準施策、精準落地、精準推進。
在項目建設方面,無棣縣將盯緊項目開工率、投資完成率、資金到位率和按期竣工率,對“三百”工程110個項目和58個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特別是省市重點項目,逐項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到點驗收,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同時,緊盯國家重大戰略,用足用好國家重大政策,用好十一屆三中全會釋放的改革紅利,干一步、想兩步、謀三步,抓好各類項目謀劃申報,爭取更多項目納入上級大盤子。
“在工業經濟運行方面,無棣縣將深入實施成就企業家夢想行動,建立健全創新創業各項機制,加大惠企政策實施力度。對列入‘小升規’培育庫企業,加強運行監測分析,及時解決企業困難,助力企業倍增發展、提級發展,夯實工業經濟基本盤。”鄭振亮表示,無棣縣將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不動搖,堅定信心、鉚足干勁、全力沖刺,堅決打好打贏“三大戰役”。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