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0日訊 6月20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濱州市“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主題新聞發布會,邀請濱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袁東,省駐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黨支部書記李延昭,濱州市生態環境局環境安全應急與輿情科科長趙立峰,濱州市生態環境局沾化分局黨組成員、沾化區生態環境監控中心主任李建霞,共同介紹全市生態環境監測現狀及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工作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趙立峰介紹,噪聲污染,是老百姓身邊的污染,近幾年投訴量始終位于高位。為全面客觀地掌握濱州市的功能區聲環境狀況,實現對聲環境的科學管控,增強市民對生態環境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濱州市生態環境局超前謀劃、高位推進,提前完成聲環境功能區自動監測系統建設。
堅持高位推進。濱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監測工作,將噪聲自動監測列入2023年“12158”民生實事,納入市政府年度重點督查清單,定期調度項目進展。市政協對噪聲自動監測工作進行專項監督。市生態環境局制定了具體的工作方案和推進計劃,協調專項資金予以保障,確保任務完成。2023年10月,高標準完成16個聲環境自動監測站點建設任務,實現了城市功能區類別全覆蓋。為了解各功能區環境噪聲水平,評價各功能區監測點位的晝間和夜間達標情況,及各類功能區監測點位的聲環境質量隨時間的變化狀況,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堅持科學規范。結合建設現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工業布局規劃,重新修編完善《濱州市聲環境功能區劃》,將濱州市現有城區劃分為四類功能區,共197個區域,覆蓋面積282.6平方公里。依據GB3096-2008及HJ640-2012等標準規范充分調研,科學規劃,現場勘查、評估、監測、初選78個監測點位,最終確認規范點位16個。在項目實施中,將規范技術要求貫穿在選點布設、設備選型、施工建設、子站運維等全過程,確保自動監測站點高效、可靠、穩定運行,切實為功能區聲環境監測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提升噪聲污染治理能力基礎。
堅持實用優先。聲環境功能區自動監測系統的建設,實現了數據實時上傳、智能統計、科學分析、自動預警等功能。在項目推進中,堅持實用優先,把設備建設運維與平臺運維分開,專門建設濱州市噪聲自動監測平臺,接入“智慧環?!逼脚_,同時設置“濱州聲環境”手機APP客戶端。可通過手機APP等終端,實時查看聲環境監測數據,為聲環境精準管控,改善聲環境質量提供高效數據支撐。在噪聲信訪上,可以快速溯源,快速定位問題點,噪聲污染具有局部性,感覺性,無殘余性,噪聲自動監測系統建設解決了噪聲污染難尋找,難定位的難題,為破解噪聲擾民問題奠定堅實的基礎。
下一步,濱州市生態環境局將持續強化噪聲自動監測站點管理,完善噪聲監測體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群眾關心的“小噪聲”作為提升群眾滿意度的“大事情”來抓,通過源頭防控、分類治理、部門協作、社會共治,提高聲環境管理水平、提升噪聲監管能力、凝聚噪聲污染防治合力,努力營造全民共管共治共享良好聲環境氛圍。
閃電新聞記者 陳帥 濱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