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3-12-10 11:49:12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近年來,濱州市高標準落實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政策,廣大優撫對象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同時立足實際、創新實踐,在優撫對象心理關愛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摸清底數,建好心理健康檔案
結合退役軍人建檔立卡工作,以動態跟蹤退役軍人心理健康為目標,依托市縣鄉村四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借助“全科大網格”,通過實地走訪、電話問詢、線上問卷、座談交流等形式,對全市4.09萬名優撫對象的家庭基本現狀、心理健康狀況、心理需求情況進行摸底調研。對采集的心理狀況基礎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建立“一人一卡一檔”(“一卡”是指“微心愿卡”;“一檔”是指心理健康檔案)。為每名優撫對象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對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綜合評估,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組織專業心理治療團隊定期隨訪,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疏導與治療。同時,組織優撫對象通過微信APP小程序填寫“微心愿卡”,分類梳理心理需求,建立需求臺賬,實行清單化管理。
立足優勢,做優心理健康服務
充分挖掘濱州市優撫醫院精神、心理學科優勢,打造“心安醫院”,開通“優情友意·撫慰心靈”心理健康服務熱線電話0543-2221000,為廣大優撫對象提供從心理知識科普、心理咨詢,到心理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全流程心理健康服務。組建由心理咨詢專家、心理治療組成的醫療服務隊,開展優撫對象心理健康咨詢、心理問題診斷、精神疾病診療等專項醫療巡診活動。組織開展陽光心理“五進”活動,走進市西街道利民社區、沾化區利國鄉南五社區、彭李街道黃河社區等8個社區,開展義診活動20余次,為優撫對象及社區群眾提供免費診療、心理咨詢指導服務500余人次。充分發揮“三師一員”(律師、心理咨詢師、社會工作師和人民調解員)隊伍中心理咨詢師的優勢作用,依托“相約兵之家 共議兵之事”綜合服務開放日活動,每月21日安排心理咨詢師全天到崗值班,為優撫對象提供心理咨詢、心理疏導等心理健康服務,同時邀請優秀心理健康專家在開放日當天,進行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線上觀看人數達40余萬人。
分類施策,精準對接心理需求
結合心理需求摸底情況,區別不同的優撫對象,精準對接心理需求。組織7期210余名撫恤定補優撫對象參加短期休養活動,在清明節、9.30烈士紀念日等重要節日節點,邀請優撫對象參加重大節日紀念活動,切實提升其尊崇感和獲得感;對于晚年孤獨、行動不便、缺乏照管的優撫對象,組織優撫工作志愿者定期上門提供個性化、精細化照管服務,組織專業心理咨詢師入戶開展專業心理疏導;對生活困難的優撫對象進行關愛幫扶,發放困難救助金,幫助困難優撫對象走出困境;通過義務幫工、捐資助建等方式,幫助住房困難的優撫對象維修、改建住房,幫助10余名優撫對象解決住房難題;對于有就業需求的優撫對象,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和技能培訓等服務,并根據優撫對象的身體狀況、文化程度、個人意愿,推薦合適的工作崗位,幫助20余名優撫對象解決了就業難題。
搭建平臺,心理關愛力量
發揮濱州市退役軍人關愛基金會平臺作用,通過基金會鏈接更多的健康服務資源,動員鼓勵社會組織、醫療機構、企事業單位心理服務志愿者和社會工作者等參與優撫對象心理健康服務,并組建5支心聚合理關愛志愿服務隊,組織開展線上心理知識傳播和心理健康宣傳等活動60余場次。將優撫對象心理關愛服務,納入“濱州心語”社會心理服務體系,針對優撫對象這類特殊社會群體開展專業化心理援助,共計服務優撫對象300余人次。發揮市優撫醫院心理衛生學會平臺作用,加強與心理、精神科各類社團、學術組織的交流合作,設立心理服務專家庫,吸納衛生、公安、教育等11個領域的20余名心理專家,打造高端心理健康服務平臺,為廣大優撫對象提供更加優質的心理健康服務。支持市優撫醫院積極對接高層次心理健康服務平臺,與山東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山東省心理咨詢中心交流合作,將省內優質的精神、心理醫療資源送到廣大優撫對象的身邊。市優撫醫院與社區共建心理健康服務站,先后在濱城區彩虹湖社區、利民社區等設立心理健康服務站5個,依托服務站為轄區優撫對象提供心理健康宣教、心理健康評估、心理疾病診療等專業化的心理健康服務。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