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網
2023-10-30 16:54:10
金秋十月風景如畫,科創發展碩果飄香。10月27日,以“科創引領產教融合”為主題的2023渤海科創發展大會隆重舉行。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中信信托等科研院所、高校、創業投資機構及相關企業的科學家、教育家、金融家、實業家齊聚濱州,同繪科創發展新藍圖,擘畫合作共贏新未來。
以科技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是大勢所趨,也是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近年來,濱州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首位,全面深化“雙型”城市建設,持續向科技創新要新質生產力、要核心競爭力。全社會研發投入占比連續三年位居山東省第1位,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連續兩年位居山東省第1位,省對市科技創新工作考核成績連續兩年位居山東省第1位,入選2022年全省創新驅動發展成效明顯城市。
由中國科學院大學、濱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3渤海科創發展大會,集聚政產學研金服用各要素,共話科創、共謀發展、共商合作。大會現場,為濱州市新獲批的兩個國家創新平臺揭牌,并舉行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濱州市產學研合作“揭榜掛帥”、魏橋國科高等技術研究院實踐基地、山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等項目集中簽約及產學研深度合作簽約,總計簽約各類研發、合作、投資項目28個。其間,多名院士、專家圍繞硬科技方向作主題演講,并舉辦科技創新展,舉行中國科學院專家行、“科創中國”暨“國科大杯”創新創業投資項目路演等系列活動。此次科創盛會是濱州積極塑造具有硬核競爭力開放創新生態的集中展現,更在深度凝聚共識的基礎上,開啟了科創產教融合發展新局面。
科技賦能發展,創新引領未來。回顧濱州創新發展的歷程,科創品質不斷提升背后是天時地利人和,多重因素久久為功結出的碩果。濱州擁有“無限廣闊”的創新空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等國家戰略在這里交互疊加,“六高五鐵十專線十高速”、港口機場立體交通格局正加速構建,高端鋁業、精細化工、智能紡織、食品加工、畜牧水產五大千億級優勢產業集群實力雄厚。濱州擁有“得天獨厚”的創新稟賦。從古至今,濱州人骨子里一直流淌著深厚的創新基因。濱州成立了山東省首個實體化運行的市級科創委,持續優化“五院十校N基地”創新格局,放大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魏橋國科研究院“雙核”驅動效應,區域科創高地加速崛起。濱州擁有“活力迸發”的創新主體。目前,全市擁有營收過百億元企業23家,過50億元企業45家,過10億元企業162家,越來越多企業在向“新”而行中做大做強,越來越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特別是超高精細光刻膠、鋁基復材、激光選通成像等一大批“中科系”科研成果,正在形成優勢產能。濱州擁有“握指成拳”的創新生態。“政產學研金服用”科創生態加速構建,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濱州擁有“賓至如歸”的創新環境。設立了1億元人才創新創業基金,出臺渤海科技創新券補貼、企業研發財政獎補、科技成果轉化貸款等多項獎補政策,去年累計落實各類獎補資金1.5億多元。
科技創新是加快品質濱州建設的“第一動力”和“最強引擎”,既是當前發展所需,更是未來希望所在。今后,濱州要堅決牽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堅持政府主抓、企業主體、院校主動、人才主力、市場主導“五主并舉”,持續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厚植創新基因、放大資源優勢、增強平臺效能,放大“握指成拳”的聚合裂變效應,提升研發產出率、技術轉化率、成果落地率,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賦能集約化、內涵式、可持續的精明增長之路,讓創新活力、創新源泉在濱州大地充分迸發、充分涌流,推動“雙型”城市建設行穩致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