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全部

打造農村30分鐘急救圈,濱州市院前醫療急救能力不斷增強

來源:濱州網

作者:

2023-03-22 08:34:03

近日,距離惠民縣縣城近25公里的石廟鎮于王村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接到120急救調度中心指令后,石廟鎮衛生院急救站火速派出醫護人員。經初步檢查、評估和相應對癥治療后,受傷人員被快速送往惠民縣人民醫院救治。相比以往,整個急救半徑整整縮短了一半。這主要得益于濱州市緊急醫療救援指揮中心在惠民縣打造的“農村30分鐘急救圈”。

織密院前醫療急救網絡

鄉鎮急救站點相繼投用

為進一步加強院前醫療急救管理,提高院前醫療急救水平,濱州市緊急醫療救援指揮中心聚力規劃布局,推動急救網絡向農村、向企業延伸,從根本上破解偏遠鄉鎮急救服務半徑過長這一長期難題。



濱州市緊急醫療救援指揮中心120指揮調度大廳

根據急救站點設置原則和院前醫療急救工作人員規范,結合“農村服務半徑10-20公里”的要求,濱州市在農村急救站點建設上,設置了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支持鄉鎮衛生院建設急救點、鄉鎮衛生院自身建設急救點、地方財政支持建設急救點三種模式,真正通過物理網絡的搭建和層層嵌套縮短偏遠鄉鎮的急救半徑。

“是哪個區域的病人,120指揮調度中心就通知哪個區域的急救站,能處理的就近處理,救治不了的就直接送上級醫院,能最大至少縮短一半的救治時間。這是我們打造30分鐘急救圈的初衷。”濱州市緊急醫療救援指揮中心主任楊玉龍說。



陽信縣人民醫院溫店分院急救站是全市首個投用的鄉鎮急救站

陽信縣人民醫院溫店分院急救站作為全市率先投入運行的急救站,為轄區內12萬百姓和企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急救和健康服務保障。惠民縣衛生健康局則依托縣域“醫共體”建設,建成“2+3”的區域急救體系,輻射人口數超10萬。

惠民縣院前急救體系以縣級公立醫院為核心,在已有2個急救站的基礎上,綜合考慮鄉鎮地域位置、醫療服務能力等因素,遴選了石廟鎮、桑落墅鎮、淄角鎮共3個地處偏遠、醫療服務能力較強的鄉鎮衛生院,納入“120”急救中心統一管理、統一調度。



惠民縣院前急救網絡監控系統

據悉,石廟鎮衛生院急救站正式投入使用后,首次出診即成功轉送患者2名,其中重癥患者1名。“現在全鎮范圍內接診時間可以縮短到20分鐘以內。隨著綜合實力和服務水平的提升,必將為轄區群眾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急救醫療保障。”石廟鎮衛生院院長李洪猛信心滿滿地說。

據了解,新增鄉鎮急救點自從2023年3月投入運行以來,共出車49車次,救治病人35人,尤其是高危胸痛、車禍、腦卒中等病人得到了及時的救治,為群眾提供了高效的急救醫療服務。

目前,濱州市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共包含26家急救站(點)。年內,濱州市將計劃完成不少于10處(每縣市不少于2家)的農村急救點建設。

超額完成救護車配備

持續開展急救知識普及

為更好地推進急救點建設,濱州市已先后開展兩輪救護車達標配置,共配置救護車364輛,較2022年3月初增加了169輛,增幅92.9%。其中,負壓救護車132輛,較3月初增加了104輛,超額完成國家和省確定的任務目標。



救護車輛配備呼吸機、除顫儀、監護儀等急救設備

除此之外,為進一步提升急救和自救水平,濱州市還不斷加強急救知識和技能普及,提高群眾急救意識與現場急救能力。

3月16日下午,濱州市緊急醫療救援指揮中心走進濱州實驗學校西校區,開展自救互救知識技能進學校活動,就心肺復蘇術、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知識進行培訓

課堂中,利用形象直觀的圖片、動畫、視頻等形式,邊講解邊示范操作。通過此次培訓,學生們不僅學到了急救知識,掌握了急救技能,還提升了自救互救的意識,為建設安全校園提供重要急救技術保障。



自救互救知識及技能培訓

據了解,2023年,濱州市緊急醫療救援指揮中心將開展自救互救知識及技能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進農村、進家庭“六進”活動主題宣傳,打造“濱州120教您學急救”服務品牌。依托中心和急救站醫護人員,實施志愿服務項目,面向全市人民普及急救知識及技能,年內社會急救培訓人數不少于1萬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