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按照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成立市疫情防控信息化建設工作專班,統籌全市疫情防控信息化建設工作。
系統優化 數據共享 為疫情防控提供數據支撐
強化系統支撐。3月份以來,信息化專班在制定應急預案、完成首輪系統及云網基站壓力測試的基礎上,全力調集有限資源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解決了大量系統原生問題,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間全市多輪次的全員核酸檢測工作。至10月24日啟用省系統前,市系統已完成分縣區部署,累計使用政務云主機資源200余臺,實施了全鏈條壓力測試,累計支撐全市2億人次核酸采樣檢測;同時,升級核酸采樣檢測上傳接口,實現核酸采樣檢測記錄實時上傳省健康碼,依托“濱州衛生健康”公眾號,上線核酸檢測報告查詢打印等服務,極大方便群眾使用。
強化數據共享。一是依托全市大數據管理服務平臺,匯聚核酸檢測、場所碼、疫苗接種、全科大網格、戶籍、社保、醫保、企業注冊登記、房屋租住、殯葬等多類數據,建設核酸檢測專題庫和實有人員庫,并通過市縣一體化大數據平臺開展數據治理;開發上線濱州市常態化核酸檢測人員核查系統,定期對核酸檢測和實有人員數據進行比對,累計對比近1億次,并將比對數據分發至縣、鄉、社區進行人員摸排、信息完善、追檢補檢,對實有人員進行分類管理,重點人員和非重點人員進行詳細標簽,實現實有人員庫的動態更新,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截至目前,已開展6輪次摸排工作,累計摸排人員250萬人次,實有人員庫人員信息為337萬,重點人員為104萬,人員信息精細到縣、鄉、社區。二是通過對購買“四類”藥品的人員進行核酸檢測數據比對,累計發現6400余人未24小時未做核酸人員,為追檢提供第一手數據依據。三是根據縣區和部門需求,依托市大數據管理服務平臺,將核酸檢測、實有人員、場所碼等數據共享推送各縣區、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單位),用于疫情防控的監測預警、人員隨訪摸排、外賣等重點人員管控等,累計提供各類數據服務4億余次,為疫情防控提供數據支撐。
推進系統建設。5月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立足平戰結合,加快推進平臺建設。完成核酸檢測、流調溯源、隔離轉運、醫療救治、社區管控、綜合運行“5+1”大屏展示以及疫情防控“一張圖”的建設,實現核酸檢測、設疫人員、轉運車輛、定點醫院、隔離場所、場所碼等數據資源的上屏落圖。根據10月12日陽信疫情,完善市智能流調系統,解決信息快速、準確、標準等錄入問題,實現數據及時快速流轉至轉運、隔離、社區等環節。結合實戰,試點應用省重點人員管理系統和省隔離管控系統,實現轉運、隔離點、社區等環節全流程閉環處置,為省系統落地提供了實戰經驗。下一步,將進一步深化核酸、流調、轉運、隔離點、社區等環節的數據共享,實現數據雙向流通,為實戰提供大數據支撐。
覆蓋城鄉 協同辦公 筑就數字防線
做好短信發送。2022年以來,平均每日發送本地提醒短信1200余萬條;發送外地來濱觸發短信120余萬條,筑牢疫情防控第一條線。
強化視頻支撐。完善全市統一綜合視頻會議系統,橫向打通市直政府部門,縱向覆蓋市縣鄉三級,2022年疫情以來,累計召開線上視頻會議400余次。
強化網上辦公。完善全市統一的濱州市協同辦公平臺,積極推廣“山東通”,支撐全市各級機關之間公文、信息網上傳輸和內部辦公,實現了橫向到邊(覆蓋所有政府部門企業事業單位及重點企業)、縱向到底(覆蓋到鄉鎮站所)的全面覆蓋,至今全市注冊用戶38102個,使用單位2501個。截至目前,系統共收發文共計1900萬余件,公文流轉近100萬件。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