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全部

魯中職業學院品牌建設“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作者:

2022-08-10 09:42:08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近年來,魯中職業學院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主管部門的正確指導下,嚴格落實職教高地等職業教育頂層設計方案,按照“12341” 職教工作思路(即鞏固中專教育一個基礎,夯實山東省中職教育高水平學校和魯中技師學院兩大品牌項目創建基礎,突出“三大賽、春季高考、技工教育”三項工作重點,推進四大平臺建設,全面融入全省職業教育第一方陣),不斷提升學院內涵,全力打造校企融合、內涵提升、互惠共榮的職業教育新模式,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賦能”。

學院先后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國家中職改革發展示范校、國家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國家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試點校、山東省第一批中職改革發展示范校、山東省教科研示范學校、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辦學事跡先后被《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山東教育電視臺、濱州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鄒平獲評全省首批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明顯市(縣、區)。值得一提的是,投資12.4億元的魯中職業學院新校,將于2023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

加強黨建引領,知識供給平臺建設實現新突破

魯中職業學院以黨史教育和系列活動為依托,強化學院黨委政治核心和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推進民主決策,涵養育人生態,提升內部治理能力。深入實施師德師風建設、校企協同培養、教師梯次成長工程,打造政治素養高、業務技能強、專兼結合的“四有”好教師和管理服務團隊。開展“能工巧匠進校園”活動,落實相應待遇,充分解決專業教師不足帶來的學生理論和實踐培養脫節的問題。鼓勵支持教師競技,實現“三大賽”(技能大賽、教學能力大賽、班主任大賽)獲獎數量穩中有升。學院先后在教育部、中華職教社等單位主辦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得4金9銀6銅;在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獲13金10銀11銅,在2017年全國信息化教學大賽閉幕式上,作為全國唯一學校代表,被教育部指定作典型發言。2022年作為“職教高考”元年,學生本科上線較往年穩中有升,98人上線。學院積極參與東西部協作計劃,開展對口援教、送教入校,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加強專業提升,產教融合平臺建設實現新突破

該院緊密對接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大產業”及濱州市五大千億級優勢產業集群,健全動態調整、自我完善的專業(群)建設發展機制。以“信息技術+”升級傳統專業,校企共建一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教學資源,不斷深化課程改革,實現專業與崗位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院專業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涌現出1個省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會計電算化)、3個省品牌專業(計算機信息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會計電算化建設)。

加強文化培育,文化育人平臺建設實現新突破

實施“文化培育工程”,不斷提煉辦學理念、教育思想,豐富校園文化內涵。學院廣泛開展“企業文化進校園”活動,通過讓學生提前感受職場文化,并與文明創建、志愿服務有機結合,形成了具有職教特色的學校精神文化,學生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學生培養實現“五育并舉”。在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文明風采競賽中,魯中職業學院學生先后榮獲21金55銀48銅,學院被授予全國卓越組織獎和優秀組織獎,兩名學生被評為“最美中職生”,1名學生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加強交流合作,資源融通平臺建設實現新突破

根據企業個性化需求,努力推進供給側改革,開發“四種套餐”,開展校企、校際交流,在辦好與魏橋創業、西王集團、三星集團等12個冠名班、6個訂單班的基礎上,與市內企業共同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深化與吉利集團、海信集團、浪潮集團、藍海集團等50余家企業“產學研”合作,開發建設精品課程,實現資源共享。在中德合作辦學的基礎上,推廣“雙元制”教學理念,推動教育教學理念、手段、方法的現代化,取得良好成效,通過“同案備課”,開發出了部分新型活頁式教材和工作手冊式教材,目前正在各系部、專業推廣,服務學生專業成長和全面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濱州“揚優勢、補短板”推進鄉村產業振興

濱州“揚優勢、補短板”推進鄉村產業振興

今年以來,濱州市聚焦重點任務,突出特色優勢,深化融合發展,做精做靚品牌,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全力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取得高質量發...[詳細]
濱州網 2022-08-06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