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1-04-18 10:50:04
根據省考核部門反饋,2020年度市司法局承擔的省對市“法治建設”考核綜合指標位列全省第一位,取得“好”等次。我市連續三年在全省法治建設考核中取得“好”等次。在2020年濱州市度濱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和績效考核中,市司法局取得優秀等次,同時取得“承擔省級指標單項獎”“落實‘五個一’改革創新單項獎”兩個單項獎勵。省、市兩級獎項證明,市司法局圓滿完成了“工作全面爭一流,考核全省爭第一”的任務目標。
2020年,市委依法治市辦、市司法局緊緊圍繞服務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統籌推進全市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各項工作,全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護航濱州高質量發展。
2020年,我市成功創建全省唯一、全國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陽信縣、鄒平市成功創建“山東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市、區)”,濱州市“數據跑腿+內部協查 減輕企業和群眾證明負擔”、沾化區“切實發揮法律顧問作用 助力依法科學決策”獲評“山東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2021年1月,市委依法治市辦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攻堅克難先進集體”。
以法治思維推進改革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市“雙輪驅動”,法治賦能推進濱州高質量發展全面起勢、加快成勢。
狠抓領導干部“關鍵少數”,在全省率先推行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守(普)法、考法、述法“五法并舉”辦法,經驗做法被中央依法治國辦簡報推廣。
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大力推進行政復議應訴改革,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和履行法院生效行政裁判率達100% ,行政復議后案件被訴率1.1%,行政復議后被訴案件敗訴率全省最低。
堅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據,以良法促善治保發展,出臺了全國首部并聯審批領域地方性法規《濱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并聯審批管理規定》,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
以法治方式化解重大風險,破解難題困局
發揮法治的引領、規范、保障作用,以法治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以法治手段破解發展難題。
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決策,重大行政決策實施目錄化管理,嚴格落實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五個必經”程序,經驗在司法部公眾號刊登。
大力推進重大決策法制審核向基層延伸,實現市縣鄉法制審核全覆蓋。2020年市級共審查重大行政決策和市政府常務會議議題110件、市政府一般性文件46件、協議合同68件、土地公告119件;全市鎮街審核合同協議317件、文件32件,鎮街司法所長列席黨政聯席會議116次。
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我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行政執法人員培訓標準化體系建設試點市。建立涉企執法備案管理制度,備案115個執法計劃、4266起涉企執法活動、220起重大涉企執法決定,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執法環境。
落實“輕違不罰”和“首違輕罰”制度,公布全市涉企“不罰清單”和“輕罰清單”,形成柔性執法“濱州標尺”,作出輕罰或不罰決定564起,該做法被省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簡報刊發。
以法治成果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
堅持法治成果全民共享,用法治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
圍繞服務方便群眾,開展告知承諾制試點,打造“三位一體”濱州版“無證明城市”,與企業群眾密切相關的43個市級證明事項和86個縣級證明事項納入告知承諾制試點。
推行“法律援助案件指派與點援雙結合”制度,以“應援盡援”為原則,擴大法律援助力度,全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7710件,同比增長44%。
探索建立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人民調解服務工作機制,在全省率先實現縣鄉人民調解員專職化全覆蓋。全市7個縣(市、區)累計增加購買人民調解服務經費1400余萬元,376名專職人民調解員到崗從事專職調解工作。
全市2個縣市區新建、5個縣市區升級改造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全面構建起“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確定26名律師組成惠企政策落實法律服務團隊,為企業提供咨詢700余次,舉辦政策和法律培訓60多場,培訓企業500多家,進行法治體檢100余次,協調解決政策和法律問題30多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