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10-28 08:46:10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市民政局按照“通過低保制度兜底一批”要求,扎實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落實落細低保政策,不斷提高保障水平,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兜底保障。
我市今年再度上調低保補助標準,連續9個月啟動價格補貼聯動機制
市民政局建立了低保標準自然增長機制,根據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物價變動情況,按照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5%-35%,適時調整農村低保標準,確保不低于省定扶貧線。自今年7月1日,我市農村低保標準由每人每年49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5316元,月人均補助標準由每人每月245元提高每人每月266元,切實提高了低保的兜底保障水平。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已累計發放農村低保資金1.58億元。
與此同時,我市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今年已連續9個月啟動價格補貼聯動機制,截至目前共為61萬人(次)農村低保對象,發放價格補貼2009萬元,減少了物價上漲對低保對象基本生活的不利影響。
出臺低保兜底惠民新政,將符合條件的“支出型”貧困家庭納入低保
今年以來,市民政局圍繞兜底脫貧攻堅,出臺《全市民政領域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方案》、《濱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文件,進一步完善城鄉低保制度,強化低保兜底保障作用。
在出臺的新政中,適度擴大了低保覆蓋范圍,對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經本人申請,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同時,完善了低保3—6個月的漸退政策,2020年底前,審慎把握納入低保脫貧享受政策人員和即時幫扶人員退出低保;此外,我市完善了低保對象認定條件,在保障“收入型”貧困家庭的基礎上,將符合條件的“支出型”貧困家庭納入低保。
按照規定,“支出型”貧困認定條件包括:在提出申請之月前6個月內,家庭可支配收入扣除自負醫療、教育等生活必需支出后,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當地城鄉低保標準;提出申請之月前12個月內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當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財產狀況符合當地城鄉低保申請家庭經濟狀況認定標準的相關規定。
農村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人數實現雙增長,有效發揮低保兜底保障作用
今年,市民政部門扎實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重點針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開展摸底排查,及時將符合條件的納入農村低保。通過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農村低保對象新增1.1萬人,其中重殘、重病“單人保”新增2066人,全市農村低保對象人數達到7.4萬人,實現了應保盡保,有效發揮了低保兜底保障作用。
同時,將特困人員供養、臨時救助政策落實情況,納入農村低保專項治理范圍,推動民政兜底政策全面落地。加強特困人員動態管理,及時將低保對象中符合特困人員供養條件的人員,納入特困人員供養范圍。今年以來,通過低保轉特困、貧困人口摸底,全市新增特困人員0.8萬人。
圍繞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市民政局健全臨時救助“分級審批”、“先行救助”制度,充實鄉鎮臨時救助備用金1300余萬元,扎實開展各類急難救助。今年以來,累計救助1894人次,支出資金558萬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