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06-22 09:06:06
民之富,富在穩定平安
濱州日報評論員
世界清平,百姓才能安身立命。人民安居樂業,城市才能繁榮昌盛。穩定是發展之基,平安是群眾所盼。富強濱州建設,把社會穩定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平安大格局,為濱州的長治久安指明了方向,為人民的長遠幸福謀定了路徑。
共創社會穩定大格局。“法者,治之端也。”社會穩定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發展的基本前提。建設富強濱州,市委、市政府把社會穩定工作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來抓,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實施一系列重大舉措,維護了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促進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正在形成。居家更安心、出行更放心、生活更舒心,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度大幅提升。
目前,全市社會和諧穩定、人民生活安康。但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期,發展面臨矛盾交織、風險隱患增加等多重挑戰,對社會穩定提出了更高要求,社會治安、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等風險隱患不容忽視。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必須堅持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立足系統化、科學化、智能化、法治化,不斷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以更深的為民情懷、更高的執法水平護平安、贏滿意。必須努力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的公共服務,用專業知識、專業思維、專業能力深入化解信訪案件,用心用情、依法依規,把群眾合理合法訴求解決好。必須一手抓突出問題整治、一手抓社會治理創新, 堅持科技引領、法治保障、文化支撐,積極構建多方參與、合作共享、風險共擔的社會穩定大格局,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各類風險,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共建社會治理大格局。“治政之要在于安民”。 縱觀古今中外治理實踐,如果社會治理跟不上經濟發展步伐,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不僅經濟發展難以為繼,整個社會也可能陷入動蕩。只有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社會治理大格局,才能適應社會發展新形勢,滿足人民新期待。
努力構建社會治理大格局,首要的是深入推進基層治理創新。社會治理的重心在基層,難點在基層,活力也在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好辦法,就是將矛盾消解于未然,將風險化解于無形。這就要求我們堅持自律和他律、剛性和柔性、治身和治心、人力和科技相統一,深入推進基層治理創新,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去年以來,我市聚焦社會治理網格“多網并立、多頭管理、基層薄弱、力量分散”等問題,以“網格體系全覆蓋、社情民意全掌握、矛盾糾紛全調處、為民服務全方位”為目標,創造性打造“多網合一、一網統籌”的“全科大網格”社會治理品牌,有效激發起基層社會治理新動能。“群眾吹哨、黨員報到;黨員吹哨、支部報到”,網格(小區)有人管事、有地議事、有事能辦、把事辦好,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小事一格解決,大事全網聯動。接下來,我們將以黨建為引領,進一步推動“全科大網格”治理工程邁向信息化、流程化、專業化,實現資源整合、多網融合、智能聚合、服務聯合,凝聚起基層干部、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共治合力,打造城鄉社區治理的“濱州樣板”。
共享社會平安大格局。平安,是老百姓解決溫飽后的第一需求,是極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發展環境。平安,不僅是社會治安秩序的穩定,更是衣食住行、生態環境、醫療社保、社會公正等與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多領域、全方位平安。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平安格局,需要把人民群眾對平安建設的要求作為努力方向,堅持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努力解決深層次問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更需要讓群眾的聰明才智成為平安建設創新的不竭源泉,讓群眾成為平安建設的最大受益者、最廣參與者、最終評判者。
有安全的政治環境、穩定的社會環境、公正的法治環境、優質的服務環境,才有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設富強濱州,需要我們有的放矢防范“灰犀牛、黑天鵝”事件,強力化解生產、金融等領域重大風險,守住食品藥品安全底線,讓各行業、每個人安心經營、安心生活。更需要我們動員全民參與社會治理,共建平安社會,共享社會平安,以每個人的平平安安鑄就濱州的“大平安”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