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05-25 09:35:05
1.六問、八策
夢想之問、發展之問、改革之問、創新之問、落實之問、擔當之問;實業之策、民生之策、品牌之策、改革之策、開放之策、創新之策、誠信之策、服務之策。
2.“757”工作方案
“7”,即對標對表泰州、湖州的“七大提升工程”,分別是審批效能、金融服務、“標準地”改革、標準廠房、城市品質、營商環境、能力作風;“5”,即破痛點、疏堵點、補短板的“五個發力”,分別是雙招雙引、提高產業效益、增信服務、資源優化配置、責任擔當;“7”,即優化營商環境的“七個承諾”,分別是最專業的載體支撐、最有力的科技保障、最有效的制度供給、最完備的要素資源、最優質的政務服務、最肥沃的創業土壤、最開放的發展空間。
3.“3511”工程
“35”,即3個50家企業名單:將50家企業納入“白名單”,給予高效融資服務支持;將50家企業納入“黑名單”,加快市場出清;將50家企業納入“政府增信”企業名單,進行增信幫扶,推進無還本續貸業務;“1”,即依法嚴厲打擊一批惡意逃廢銀行債務典型,維護保障經濟金融秩序;“1”,即建設一個產融綜合服務平臺,提供多元化融資、增信服務。
4.“7+3”重點改革攻堅任務
“7”,即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七項重點攻堅任務,包括重大專項規劃攻堅、重大戰略對接攻堅、重大設施建設攻堅、重大發展項目攻堅、重大創新工程攻堅、重大事項改革攻堅、重大民生實事攻堅;“3”,即全市“三重”工作,包括重要事項、重大工程、重點項目。
5.四個一批
竣工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
6.“10+5+N”招商模式
“10”,即圍繞全市“十強”產業,分別建立12個招商引資專班;“5”,即成立5個專業化招商隊伍;“N”,即在省級以上開發區成立N個企業化招商團隊。
7.“雙進”工程
萬名大學生、千名碩博士進濱州。
8.渤海學子·青鳥計劃
通過建設海內外濱州籍優秀青年數據庫,搭建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大學生實習就業創業平臺,開展全國高校路演,建設校地企三方人才合作項目等,吸引大學生到濱州就業創業。
9.“標準地”供應
土地出讓時將容積率、畝均投資強度、畝均稅收、單位能耗GDP增加值、單位排放增加值五項控制性指標一并公示。在簽訂出讓合同的同時,企業同步簽訂規劃、建設、消防、人防、生態環境、節能等相關承諾書,“以承諾代審批”,做到“拿地就開工”。
10.標準廠房
在規定區域內,按照國家通用標準及行業統一規劃設計,集中建設的具有通用性、配套性、集約性、高效性,用于工業生產的廠房。
11.“五有”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
有機構、有編制、有人員、有經費、有保障。
12.國家“雙高”計劃
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啟動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
13.“三院”項目
市人民醫院西院區、市中醫醫院新院、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建設項目。
14.四早、四集中
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
15.六穩、六保
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16.七強之路
2020年5月23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佘春明同志在政協第十一屆濱州市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開幕會上提出“七強之路”,即:市之強,強在實體經濟;市之強,強在現代服務;市之強,強在鄉村振興;市之強,強在基建支撐;市之強,強在科創驅動;市之強,強在城市品質;市之強,強在文化自信。
17.一城兩院八校
“一城”,即渤海科創城;“兩院”,即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魏橋國科研究院;“八校”,即籌建渤海科技大學、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濱州分校、山東健康職業學院,推動濱州學院更名山東航空學院、濱州醫學院優勢學科整合、濱州職業學院試辦本科專業,提升濱州技術學院、濱州技師學院辦學水平。
18.首店經濟
一個區域利用特有資源優勢,吸引國內外品牌在區域首次開設門店,使品牌價值與區域資源實現最優耦合,并對該區域經濟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的經濟形態。
19.15分鐘民生幸福圈
市民步行15分鐘范圍內,就能滿足衣食住行、看病養老、閱讀健身等需求。
20.三生三美
生產美,生態美,生活美。
21.新基建
以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22.鐵公基
鐵路、公路、機場、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23.四港一企一園
“四港”,即濱州港、黃驊港、套爾河港群、小清河各港口;“一企”,即中海油渤中19—6油氣田項目上岸及相關設施建設;“一園”,即北海等沿線產業園,通過濱港鐵路把港區、園區、企業連接起來,把物流優勢、運行效能發揮出來。
24.三庫三圖
項目管理庫、機構聯絡庫、市縣載體資源庫;產業鏈條延伸圖、高附加值產品圖、生產研發企業分布圖。
25.“五未”土地
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盡、建而未投、投而未達標的土地。
26.信息化學品
電影、照相、醫用、幻燈及投影用感光材料、沖洗套藥,磁、光記錄材料,光纖維通訊用輔助材料,及專用化學制劑。
27.八大中心
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打造的公共服務平臺,主要包括展示交易中心、檢驗檢測中心、創意設計中心、大數據與咨詢中心、設備共享中心、學術交流中心、人力資源中心、商務服務中心。
28.“1+10+N”科技創新平臺體系
發揮渤海科創城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各縣(市、區)建設10家以上標桿式新型研發機構,引進和培育N個不同模式、不同路徑高水平“四不像”新型研發機構。
29.“六清”行動
線索清倉、逃犯清零、案件清結、傘網清除、黑財清底、行業清源。
30.六個體系
“指揮部+專班”指揮體系、惠企暖企政策體系、流程再造服務體系、雙招雙引支撐體系、財政收入保障體系、專業務實統計體系。
31.三化、三亮、三評
“三化”,即事業工程化、工程責任化、責任數字化;“三亮”,即政府系統主要負責同志公開述職,年初亮目標,年中亮進度,年終亮結果,采取現場直播的形式,接受社會監督;“三評”,即對市直部門單位進行綜合評價,市委組織部對選人用人工作進行自評,市黨政班子成員對實施有效領導、推進工作落實情況進行自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