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03-23 09:43:03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2日訊 3月22日,記者從濱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了解到,自明日起,濱州市有序恢復開放部分公共場所。比如餐飲行業,可逐步恢復堂食服務,并實行預約就餐、錯峰就餐,結賬時優先使用手機掃碼等非現金支付。
一、開放范圍
1.全市公益性室內體育場館恢復開放。
2.各類游泳館以及經營性室內體育健身場館(健身房、健身俱樂部等)暫不開放。
3.餐飲服務經營單位,有序恢復現場就餐(堂食)服務。
二、開放條件
經營單位落實主體責任,遵守“六個一律”等疫情防控要求,在經營場所推廣應用健康碼,并嚴格按照《室內體育健身場館防控指南》或《餐飲服務經營單位防控指南》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三、有關要求
落實屬地管理原則。符合條件的公益性室內體育場館,向所在縣(市、區)體育主管部門報備后即可開放;符合條件的餐飲服務經營單位,通過“經營單位(業戶)復工復業登記系統”進行登記后即可復工營業。各縣(市、區)疫情處置工作指揮部要安排體育、商務、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強對開放或復工經營單位的督導,對落實主體責任不到位、疫情防控不力的予以關停。
室內體育健身場館防控指南
一、綜合管理
1.成立由場館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任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落實疫情防控與有序開放工作。加強員工培訓,明確各崗位及操作環節具體責任。
2.實行“一館一策、一館一案”,結合實際編制本單位防控應急預案。
3.體育場館內對設施設備的使用實行總量控制,設施設備間要保持1.5米的安全距離,可采取隔一臺用一臺等方式進行,確保顧客間距能達到1.5米以上。實行預約制等限流措施,日接待量和瞬間流量不高于正常值的50%。
4.保持營業場所空氣流通,開窗開門通風每天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小時,禁止使用中央空調。
5.顧客和在崗人員必須佩戴口罩,不佩戴口罩人員一律不得進入,對口罩、手套等常用防疫用品進行集中回收處置管理。
6.保持環境衛生整潔,及時清理垃圾,嚴禁吸煙,場館內不得提供餐飲服務。
7.在顯著位置處張貼疫情防控宣傳材料。通過官網、微信公眾號、電子屏等平臺公告場館內疫情防控情況。
二、顧客服務
8.在入口處對顧客進行體溫測量,查驗健康碼,凡是體溫超過37.3C,并伴有發熱、干咳、乏力等癥狀的,應禁止入內并第一時間上報屬地疫情防控管理單位,對不配合或干擾防疫措施的行為,依法報告公安部門。
9.對健身人員進行科學指導。健身運動時間控制在40-60分鐘之間,避免過度訓練、過度疲勞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時刻關注戴口罩訓練人員呼吸狀況,防止因缺氧而出現危險。
10.告知顧客服從和配合各項疫情防控措施,注意個人衛生、維護公共衛生。
11.鼓勵顧客預約服務,合理安排顧客座次,避免人員聚集,必要時限制人員進入數量。
12.提倡刷卡支付、各種移動支付方式結算。
三、內部管理
13.采集員工疫情防控期間的動態信息并登記匯總。對省外疫情重點地區、近期境外返回人員實施集中隔離或居家隔離14天;對乘坐“點對點”特定交通工具到達目的地的,不再實施隔離觀察,場館管理單位統一辦理健康通行卡。
14.建立健全員工健康信息臺賬,實行全員登記、一人一檔,早晚兩次測量記錄體溫,超過37.3C,應要求員工回家觀察休息,一旦發現員工有發熱、干咳、乏力等癥狀,應立即停止工作,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15.對員工宿舍、食堂、浴室等公共場所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督促員工認真做好個人衛生和健康防護工作。在崗員工要佩戴口罩并按時更換,保持個人衛生,堅持在工作前、操作后、進食前、如廁后嚴格按照七步法洗手。
16.環境及物品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避免過度消毒,受到污染時隨時進行清潔消毒。
17.場館每日至少1次全面清潔消毒,電梯、走廊、樓梯、空調等要重點清潔消毒,對于顧客接觸多的地方如鍵盤、鼠標、話筒、門把手、洗手間、廁位等,每日消毒不少于3次。
18.每個區域使用的保潔用具做到專區專用、專物專用,避免交叉污染。
19.衛生間應保持清潔和干爽,提供洗手液,并保證水龍頭等設施正常使用。
20.顧客離開場館后,對顧客直接接觸的設施設備進行“一客一消毒”。
餐飲服務經營單位防控指南
一、落實主體責任。餐飲服務提供者要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企業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為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責任人,要嚴格遵守“六個一律”等疫情防控要求。
二、做好安全保障。餐飲服務提供者要嚴把人員、物資、設施設備和原材料安全關口,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指定專人負責疫情防控工作,每日早晨及中午上崗前進行體溫測量并做好登記,體溫異常者不得上崗。1000平方米以上餐飲服務提供者,建議在入口處設立臨時隔離區域。
三、做好防控物資儲備。餐飲服務提供者須配備相應的疫情防護物資,如口罩、額溫槍、醫用酒精/消毒液、噴霧器、洗手液、紫外線空氣消毒燈等,保障員工日常工作和經營場所疫情防控需求。
四、落實操作規范。食品加工制作必須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要求,嚴禁飼養和現場宰殺活禽畜動物,嚴禁制作經營野生動物或野生動物制品。疫情防控期間,提倡不提供冷食類、生食類、冷加工糕點等高風險品種。
五、加強消殺通風。停業后首次恢復堂食的餐飲服務提供者要對營業場所、設備設施、餐飲用具等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洗消毒和安全檢查。開放后每天營業前、營業結束后分別對場所進行全面消毒清潔,建立消殺記錄,并確保室內空氣流通。顧客就餐結束后,餐飲服務提供者要進行清洗消毒,10分鐘后安排下一批顧客。
六、規范就餐場所安排。大堂減少桌椅擺放,不同餐桌之間距離不小于1米,顧客數不得超過場所平時容納量的50%;圓形桌顧客隔位相坐,面對面距離不少于1米;方形桌同排顧客隔位相坐,對面錯位相坐。每個包間限開一桌,入座率不得超過50%,顧客隔位相坐,面對面距離不少于1米。快餐店實行同向相坐,一人一桌。
七、避免交叉感染。提倡“分餐位上”、“分餐公勺”、“分餐自助”就餐形式。商務宴請必須實行分餐分食制。不舉辦喜宴、年會等各類聚集性用餐活動。
八、指引顧客規范就餐。推行“健康碼”管理,實行“綠碼+佩戴口單+測量體溫"進店消費。餐飲服務提供者要安排專人對員工和顧客進行“健康碼”核驗,“黃碼” 和“紅碼”人員不得進入。在用餐人員進入就餐場所前測量體溫,發現有發熱、咳嗽等癥狀,應拒絕其進入就餐場所。顧客除進食時間外,必須全程戴口罩。鼓勵采用線上預約的方式等位就餐。在入口處、收銀臺等處設置1.5米間隔線,安排專人引導人流,避免人員集聚。排隊就餐或取餐的顧客,間隔距離應不小于1米。
九、建立追溯制度。餐飲服務提供者要建立顧客信息追溯制度,每桌至少登記一名顧客的有效身份信息和聯系方式,確保能追溯到每一名顧客。實行預約就餐、錯峰就餐,結賬時優先使用手機掃碼等非現金支付。
閃電新聞記者 呂敏 濱州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