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01-12 15:16:01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2日訊 1月12日,濱州市開展市政府工作部門、單位年終“亮結果”政務公開活動,濱州市科學技術局局長孫學森作發言。
孫學森說,2019年,濱州市科技局承擔市委“757”工作方案、《政府工作報告》、自定重點工作共19項,全部順利完成。
一、抓關鍵突破,重點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果。深入落實市委、市政府“創新之策”部署,全力推進“一城兩院”建設:一是按照“科創之城、實業之城、未來之城”定位,積極配合37平方公里的渤海科創城前期謀劃,并已委托注冊商標。二是牽頭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籌建辦公室工作,代擬并出臺《關于建設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推動創新發展的意見》。歷經6個月的緊張籌備,2019年9月3日正式開工建設,9月4日掛牌運行。按照市委、市政府邊建設、邊招商、邊運營“三同時”要求,積極推進各項工作,目前已確定10家企業研發機構、26家科技服務機構首批入駐,另有在談機構30余家。三是支持魏橋國科(濱州)研究院牽頭建設山東省高端鋁制造與應用創新創業共同體,整合全市鋁產業創新要素,打造集科技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引進、產業培育于一體的示范平臺。目前已經省政府研究通過,屆時可獲省補助資金5000萬元。
二、抓主體培育,創新型城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對標江蘇鹽城、安徽合肥、濟寧高新區,強弱項、補短板,全力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一是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81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達到110家,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3家,超額完成年初30家的承諾目標。全市研發經費支出占GDP比重為2.06%,位列全省第9位。二是出臺《關于舉全市之力加快濱州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完成高新區產業發展規劃和戰略發展規劃編制申報,通過多次赴科技部爭取,初步確定上半年完成現場考察。完成濱州高新區省級大學科技園建設方案編制。三是代擬并出臺《關于加快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全要素創新生態,加快形成合力推進新格局。四是協助惠民縣完成《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體規劃》編修。
三、抓載體建設,源頭供給能力進一步增強。針對濱州市科技資源不足、研發平臺較少的現狀,強化創新源頭供給:一是制定100家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升方案。2019年全市新增省級創新平臺32家、新增市級創新平臺148家。二是實施科技創新引領帶動工程,推薦立項15個省級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全年共對上爭取各類獎補資金2.15億元,是2018年的9.3倍,創歷史新高。提名獲得省科學技術獎4項,其中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列全省第7位。三是爭取山東生產力促進中心支持,建立山東渤海技術交易市場,成為濱州第一家技術交易服務機構。四是獲批外國專家民營企業出國培訓項目、“十大科技講座項目”、齊魯國際講堂項目共3項,項目總數及支持資金均列全省前列。五是新培育第二批農業科技創新團隊6支,總數達到31支,各創新團隊舉辦農技講座50余次,推廣新技術45項,培訓農民2300余人,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六是濱州市科技文獻服務云平臺累計訪問量15萬人次,大型科學儀器協作共用入網會員達到2078家,入網科學儀器設備627臺套,為全市科技創新提供了有力資源支持。
四、抓產學研合作,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出臺《濱州市全面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工作暫行管理辦法》,全市落實產學研合作協議400余項,完成產學研招商到位資金5.8495億元:一是爭取中科院沈陽分院支持,市政府與中科院簽訂《全面科技合作戰略協議》,成立中科院山東綜合技術轉化濱州中心和鄒平鋁谷中心,打通了與中科院104個院所、3所大學的聯系通道。二是協同鄒平市加快中國鋁谷平臺建設,成立山東鋁谷產業應用技術研究院,舉辦中科院科技項目發布會,成功承辦中德輕量化技術鄒平論壇。三是舉辦2019高層次外國專家齊魯行活動,圍繞建設“一帶一路”國際學院等簽署8項合作協議,為導入國際科教、人才資源拓展了空間。四是出臺《關于加快全市技術轉移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建設和完善技術轉移體系,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30%,達到12億元。
閃電新聞記者 呂敏 濱州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