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全部

年終“亮結果”|濱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揮人社作用 貢獻人社力量

來源:齊魯網

作者:

2020-01-12 15:12:01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2日訊 1月12日,濱州市開展市政府工作部門、單位年終“亮結果”政務公開活動,濱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李榮舜作發言。

李榮舜說,濱州市人社局共承擔“757”分解任務2項、“122”重點任務6項,“三亮”自定重點工作10項,共計18項,已全部完成。

一、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就業質量全面提升

2019年全市新增城鎮就業4.16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117%,同比增長11%。一是群眾就業渠道更加暢通。開展了就業供需情況調查,實時掌握群眾需求什么崗位、企業需要什么員工。全年共線上發布就業崗位1.9萬余個,線下開展85場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6萬余個,實現了供需雙方有效對接。二是群眾就業技能明顯提升。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出臺職業培訓管理辦法等15個文件,開展“就業政策走基層”宣講活動10余次,共培訓2.7萬人,發放培訓補貼1900余萬元。三是群眾就業崗位更有保障。全年減免企業社保費6.9億元,穩崗返還4800余萬元,推動企業不裁員、少裁員。支持創新創業,增加就業崗位,全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83億元,同比增長400%。全力做好就業兜底,7000多名就業困難人員享受補貼2800萬元。全年共支出就業補助資金8899萬元,是2018年的近3倍,有力保障了穩就業、穩崗位。

二、人才政策精準有效,引育質量全面提升

全力推進“萬名大學生進濱州、百名碩博士進事業單位”“雙進”工程,對外推介30余次,設立引才工作站12家,生活和租房補貼、購房補助等政策標準全省最高。共引進大學生10914人、碩博士1500人,分別是去年的1.9倍、2.8倍。柔性引進省級及以上領軍人才69人,同比增長15%;選調市外濱籍工作人員14人,有效暢通了各類人才來濱通道。在全省首批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把人才評價權“放”給企業,全年共評價發證技能人才1.2萬人。評選“渤海英才·杰出貢獻專家”33名、“渤海英才·N十佳”優秀人才140名,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和突出貢獻技師等實用型、技能型人才130名,讓各類人才有地位、留得住。暢通高層次人才服務“綠色通道”,為97名高層次人才發放“山東惠才卡”,配備“一對一”服務專員,提供24項精細化服務。

三、民生保障體系健全,服務質量全面提升

把農民工工資治欠保支作為頭等大事,建立農民工工資治欠保支聯防聯控8項機制,啟動建設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全年共辦理涉嫌拖欠農民工案件170余起,按期結案率100%,絕不讓農民工“流汗又流淚”。扎實推進全民參保,穩步提升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及時足額發放保險待遇。圓滿完成全國社保公共服務平臺示范市國家級試點任務,為提升社保信息化綜合服務效能提供了“濱州經驗”。在便民服務的實際行動中彰顯為民情懷,創新開展“人社政務進村居、服務群眾零距離”行動,首批523個偏遠村居村級人社服務點已經建成,使群眾不出村就能享受人社、醫保、金融等70項服務。這項工作得到了人社部、省人社廳的充分肯定并要求各地學習借鑒。

當前,全市上下正在努力推動“富強濱州”建設,我們將進一步深化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和全市人民一起奔跑在逐夢濱州的大道上,發揮人社作用,貢獻人社力量!

閃電新聞記者 呂敏  濱州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濱州對在職教師有償補課規定來了 涉教師資格

為有效遏制在職教師從事有償補課、違規收受禮品禮金等漠視侵害群眾利益行為,進一步凈化教育風氣,優化教育生態,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經研究...[詳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2020-01-12
陽信縣發布禁限放煙花爆竹倡議書 違者將被處罰

陽信縣發布禁限放煙花爆竹倡議書 違者將被處罰

1月11日,記者從濱州陽信縣煙花爆竹禁限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濱州市煙花爆竹燃放管理辦法》(市政府令第8號)自2020年1月20日起實...[詳細]
齊魯網 2020-01-11
濱州舉辦涉外企業法律風險防控專題培訓班

濱州舉辦涉外企業法律風險防控專題培訓班

1月11日,市司法局、市商務局、市律師協會在濱州學院大禮堂舉辦了濱州市涉外企業法律風險防控專題培訓班。全市100多家涉外企業、100多名律...[詳細]
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01-11
文明實踐在山東|鄒平韓店鎮:傳承伏生精神 詩贊伏生故里

文明實踐在山東|鄒平韓店鎮:傳承伏生精神 詩贊伏生故里

“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能曉其義”,大儒伏生用個體生命傳承著中華文脈、扛起了文化堅守的大旗,完成了“為往圣繼絕...[詳細]
齊魯網 2020-01-10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