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19-04-19 11:06:04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近日,國家民政部公布了關于表彰全國民政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范的決定,授予全國196個單位“全國民政系統先進集體”稱號。其中,濱州市民政局榜上有名,光榮入選。這也是市民政局繼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民政系統信訪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單位”等稱號之后,收獲的又一榮譽。
多年來,濱州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深入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連續四年在全省民政綜合評估中位居第一名,多項民政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創新構建兩個“1+3”工作模式,“雙輪驅動”激發了干部隊伍干事熱情
新時代的民政工作應當有新的定位,同時需要迎接思想與觀念的轉變。為深化為民愛民理念,努力打造全國一流民政機關,市民政局將黨建工作深度融入民政工作“硬措施”和“軟文化”之中,創新性提出兩個“1+3”工作模式。用黨建工作、業務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成效,詮釋民政文化的新內涵,凝聚干事創業的新氛圍。
第一個“1+3”模式是以黨建為統領,以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和黨員積分制管理為載體,形成與全面加強機關建設、全面加強業務工作、全面加強文明創建三項工作有機結合的“1+3”融合式黨建帶動模式。第二個“1+3”模式是以“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為引領,突出黨建文化、民政文化、傳統文化三者的互動支撐,讓黨建文化培植宗旨意識,讓民政文化深化服務理念,讓傳統文化活躍機關氛圍,構建形成了“1+3”文化共創模式。
兩個“1+3”模式實現了“雙輪驅動”,有效激發了干部隊伍的干事熱情,積蓄了民政事業的發展動能。在黨建工作的引領下,市民政系統的干部職工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制度、落實“三重一大”制度和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全面從嚴治黨,狠抓作風建設,鍛造出一支能打勝仗、團結高效的民政機關隊伍。
構建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大救助格局,實現救助工作“精準”“提速”
多年來,我市民政部門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這一根本目的,織密兜底救助保障網。一系列民生政策和舉措穩步推進,著力破解民生難題,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水準。
如今,全市城市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555元,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4560元;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6000元;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全市統一調整為城市低保標準的1.3倍;照料護理標準每人每年960元。市民政部門通過著力打造“陽光低保”精準救助,確保了社會救助政策的快速精準落地。
2018年7月,民生災害救助綜合保險全面生效——政府投入1047萬元“埋單”的這份保險,對因自然災害等五類原因造成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予以救助,實現了民生災害救助綜合保障的全市全覆蓋,有效增強了政府和家庭對災害風險的抵御能力。除此之外,市民政部門率先在全省創立規模達1.13億元的特困家庭救助基金,救助各類“支出型”貧困家庭4293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所有鄉鎮、街道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進一步提高急難救助的時效性。
創新養老事業發展,完善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體系
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的加劇,社會對于機構養老的需求越來越大,也對養老服務的“供給側”改革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全市共建有各類養老設施833處,各類養老設施床位總數達到3.2萬張,形成了以市級兩個養老中心為引領、縣區重點項目為支撐、鄉鎮敬老院及農村幸福院為基點的養老服務設施框架格局。
為了進一步推進養老事業和產業發展,我市民政部門也在持續推進養老創新發展專項行動,構建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體系。建立并落實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提高養老機構應對風險能力;開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對養老機構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引入山東省安養中心、晨夕養老、陽光佳苑、龍福宮養老等省市外專業機構入駐我市參與養老服務,培育了市內祥和養老、民生養老、京博佳苑等一系列本土養老組織;推動博興縣京博養老中心、鄒平縣祥和社區養老中心等具有示范帶動意義的社區養老中心建成投用,提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有效陣地。
在農村成立全市首家互助型農村“孝善食堂”,從解決留守老人就餐入手,以點帶面探索試行農村養老關愛服務新模式。與此同時,還成立了濱州市養老產業協會,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投入1370余萬元在全省創新開展社會養老機構消防改造以獎代補。目前,全市110家養老機構中服務質量達標的已超九成,進一步消除了養老機構安全隱患。
創新社會治理工作機制,實現社區與社會組織之間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我市民政部門圍繞“社會組織、社區建設、群眾自治”三個領域,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工作。建立了社會組織“1234”工作機制——由民政部門牽頭,由社會組織孵化服務中心和社會組織創業園兩個支撐保障,社會組織黨工委、社會組織管理工作聯席會議、社會組織促進會三方驅動,實現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聯動,推進社會組織網絡全覆蓋。
在社區工作層面,進一步深化社區“四社聯動”。打造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孵化培育公益服務類社會組織700余家,購買社會組織、社工服務項目110個,涉及老年人和婦女兒童等多個領域,實現了社區孵化社會組織,社會組織服務社區的良性循環。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市民政系統也將以榮獲‘全國民政系統先進集體’這一稱號為契機,不斷開拓進取、為民愛民,全面從嚴治黨,全面錘煉作風,全面提質增效,努力開創全市民政事業改革發展新局面。”市民政局局長張金梅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